根据永续盘存法的生产性资本存量的估算公式5-1,要测算中国1952—2013年期间历年的总资本存量,有三个关键要素,一是1952年的基期资本存量,二是历年的折旧率,三是历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单文用1953年的资本形成总额比上折旧率与1953至1957年固定资产投资形成的平均增长率之和来估算全国1952年的总资本存量,其估算结果为342亿元,本部分取以1952年为基期的资本存量的值。二是历年折旧率,单文对折旧率的处理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每年变化的折旧率,一种是按统一折旧率10.96%进行估算,本部分采用后者。三是历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单文用历年的固定资本形成额来替代,这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由于相关统计资料中缺乏以1952年为100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指数,因此我们先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2004》和《中国统计年鉴2014》中获取以上年为100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指数,再转换成以1952年为100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指数。然后,以该指数来计算以1952年为基期的历年实际固定资本形成额。据此测算的1952—2013年期间中国总的资本存量如表5-1所示,1952—2006年的测算结果与单文的基本一致,2007—2013年间单文并没有对这些年份的资本存量进行估算,本部分因研究需要,对此进行了扩充。
表5-1 中国1952—2013年历年的总资本存量及分产业的资本存量(单位:亿元)
续表(www.daowen.com)
续表
根据上文已经测算出的1952—2013年间历年总的资本存量,第一、二、三产业资本存量的估算需要获取第一、二、三产业在总资本存量中的占比,该占比往往用三次产业各自在全社会新增固定资产累计总额中的比重来代替。对于该比重,2003—2013年的数据可以从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上获取到,1996—1998年及2002年的数据可以从历年的《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年鉴》上获得。由于1953—1995年的数据在历年的相关统计资料上无法获取,故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估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按管理渠道可以分为基本建设投资、更新改造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四个部分。在1953—1995年间后两者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占比相对较小,故将其忽略不计。在《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鉴(1950—1995)》上获得1953—1995年历年三次产业的基本建设投资额和1978—1995年历年三次产业更新改造投资额。1953—1977年的三次产业比重用历年三次产业的基本建设投资占比代替,1978—1995年的三次产业比重用历年三次产业的基本建设投资和更新改造投资之和的占比代替。以上估算方式会存在一定误差,但是由于1978年之前的历年更新改造投资额很小,故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此外,缺失的其余4个年份的数据用移动平均法进行估算。据此测算出的1952—2013年期间中国历年第一、二、三产业的资本存量值详见表5-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