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抚养比也称抚养系数、人口负担系数,是指人口总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这是指从整个社会来看,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大致要负担的非劳动年龄人口。
劳动力负担是劳动力市场参与的重要约束条件,劳动力负担的下降会带来劳动力供给的增加。一般而言,少儿抚养负担加重将损耗劳动力的劳动时间、劳动能量,甚至牵制劳动力的市场参与。在养育子女比较多的情况下,劳动力不得不消耗劳动时间,花费精力在子女抚养培育上面。
在一定时期内,少儿抚养负担的减轻可以为劳动力的市场参与“松绑”,但长期来看,少儿抚养负担的下降意味着未来具备生产性的劳动力人口减少,即劳动力规模缩小。因此,有学者认为,少儿抚养负担与劳动力供给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即在一定时期内市场上的劳动力供给因少儿抚养负担的下降而增加,但长期来看,劳动力供给会趋于下降。
如图2-6所示,我国的少儿抚养比在近几十年来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1960—1977年一直保持在70%以上;自20世纪60年代末及70年代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较好地控制了人口数量,少儿抚养比快速下降,2005年少儿抚养比已经跌至30%以下,2008年以后至今,少儿抚养比又稳定在25%左右。
(www.daowen.com)
图2-6 少儿抚养比趋势图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网站
从1960年开始,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少儿抚养比逐渐下降,尽管老年抚养比逐步上升(图2-7),但是到目前为止,总抚养比仍然在下降。抚养比的下降,家庭中拥有的剩余劳动力走进市场,增加了劳动力的供给。老年人口抚养比则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呈现缓慢上升的反向动态变化趋势。
国际上一般把人口抚养比小于等于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而我国正好处于这一时期。在此阶段,劳动力市场有以下三点优势:一是劳动力人口供给充分,劳动力价格比较便宜,如果就业充分,会创造出较多的社会财富;二是由于劳动力人口年龄结构较轻,使得储蓄率较高,如果资本市场健全,能将储蓄转化为投资,会加速经济增长;三是由于人口老龄化高峰尚未到来,社会保障支出负担轻,利于财富积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