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政府并不知道我国有多少人口,仅仅是沿用了国民政府时期4.75亿的统计资料。抗美援朝战争也使人们更容易看到人口增长的正面影响而忽视了负面影响。同时,经历了战争的重创,生产力亟待恢复,劳动力短缺这一问题尤为明显。此时期中国处在一个鼓励生育的阶段,不仅鼓励,还严格限制了绝育手术和人工流产。如1950年4月20日发布的《机关部队妇女干部打胎限制的办法》,规定除了严重影响母体和胎儿生命安全的6种情况之外,禁止打胎。这个时间段,人们的生育意愿保持着较高的水平。随后一段时期,虽然国家提倡男女平等,并逐渐在城市和部分农村地区开展节育宣传活动,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宣传力度、执行强度不够等原因,中国传统的“多子多福”、“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等观念仍然很强,几乎是无节制生育。如图2-1所示,在1962—1967年女性人均生育数都在6个以上,其中在1965年总和生育率最高为6.161。如表2-1所示,1960—1978年,女性人均生育数量为5个以上。该阶段,生育意愿数应该不低于该时期总和生育率。
1978年之后,全国严格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强制控制当前的生育数量,经过30余年的计划生育的强制实施,长期低生育率已经对人们的生育意愿产生了巨大影响。图2-1显示,总和生育率经过急速的下降阶段后,到90年代,女性人均生育数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为2.33个。从妇女生育水平下降的轨迹可以看出,人们的生育意愿已经由希望多生转变为少生,生育意愿得到严格的控制。
步入新世纪后,计划生育政策适时的松动,倾向于四位一体的综合治理时期,但是,生育观念已经发生转变,生育意愿也没有随着增加,而是稳定在更低的水平。此时总和生育率仅为1.06,远低于更替水平。
如图2-1所示,总和生育率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1968—1978年以及1990—2000年分别为总和生育率急速下降的两个阶段,1960—1968年、1978—1988年以及2000年以后至今这三个阶段处于不同水平的平稳期。同时,有研究表明我国生育意愿也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理想子女数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较高水平、90年代快速下降、2000年至今稳定在较低水平的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平均理想子女数为2.13人,90年代降至更替水平2.1以下,2000—2011年下降为1.67人(侯佳伟、黄四林、辛自强等,2014)。
图2-1 1960—2013年总和生育率(www.daowen.com)
表2-1显示,1978年以前,总和生育率为5.25;1978—2000年之间,总和生育率降为2.33;2000年之后总和生育率为1.06,远远低于更替水平。三个历史阶段总和生育率呈现出依次降低的层次阶梯。
表2-1 不同阶段的总和生育率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
目前,中国人理想子女数已经较少,如果中国人按照平均理想子女数1.67人的水平生育子女,中国的生育水平将继续处于低于更替水平的状况。中国已经进入生育水平低于生育意愿的阶段,实际生育子女数将少于理想子女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