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依据学科素养建构项目式学习内容

依据学科素养建构项目式学习内容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6]项目式学习需要围绕项目主题进行,学习内容是为达成活动目标服务的,其涉及的知识决不仅限于教材某一章节。基于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项目式学习要求教师在选择和确定学习内容时既要遵循历史学科的特点,也要考虑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师教的逻辑,强调遵循学生学的逻辑。通过对所学知识的重组,构建起了一个新的学习内容框架体系,使得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这一体系中找到落脚点。

依据学科素养建构项目式学习内容

教学内容作为教学过程中师生发生交互作用、服务于教学目标达成的媒介、素材和信息,既是教学活动展开的条件,也是“培育和生成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5]初中历史项目式学习的内容应该在顶层设计上努力为学生提供结构化的学习情境,通过内容的整合、重组与呈现,进行系统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探究兴趣,为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提供丰富的互动依托和拓展的空间。

1.围绕目标选取教材知识,整合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部编历史教材“在内容的呈现方式上,强调历史学科的时序性和系统性”,各年级教材内容的编排和选择,“既突出了历史进程的时序性,又凸显了历史发展的主线,使学习内容依据历史的发展线索循序渐进地展开”。[6]项目式学习需要围绕项目主题进行,学习内容是为达成活动目标服务的,其涉及的知识决不仅限于教材某一章节。教师在学习过程中需引导学生通览不同年级的历史教材,立足项目主题和活动目标,分析、比较、选用教材中的相关知识,融会贯通,将其整合到项目学习内容之中。

2.立足学情,依据学习逻辑理顺学习内容

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有其自身的结构体系和取材角度,往往注重教师“教”,难以兼顾学生“学”。基于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项目式学习要求教师在选择和确定学习内容时既要遵循历史学科的特点,也要考虑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师教的逻辑,强调遵循学生学的逻辑。同时,教师应努力使学习内容“由封闭走向开放,由资源的提供者、结论的呈现者,转而成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自主获得认识和结论的历史学习情境的营造者和引领者”。[7]

3.挖掘丰富资源,拓展学习内容

社会生活是历史教学内容的源头活水,它的丰富多彩是篇幅有限的教材所无法囊括的。项目式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关,学生要在规定时间内实现特定目标,解决实际问题,往往需要拓宽历史课程资源的渠道,适当设计发散性的活动内容,实现历史知识的融通与灵活运用。同时,这类学习活动更倾向于由学生个体探究完成,结论往往具有开放性,可激发学生在需要的时候通过多种途径去探究、寻找和补充信息材料,依据任务完成的需要来丰富学习内容,确保精选的内容同时具备最大的历史学科价值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价值。(www.daowen.com)

在“北洋金融街的变迁”这一项目式学习中,参与活动的几个项目组在教师的指导下,紧紧围绕项目主题和各自的探究方向、活动目标,充分挖掘和利用天津地区所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将探究的视角从教材和课堂投向更为广阔的“新时空场”——社区、网络、金融博物馆图书馆等。他们在这个新的时空场中开展了多样的观察、调研、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各组的调研报告。各项目组搜集、精选的材料主要包括下面六个方面:一是对当地街区建筑进行实地考察的照片资料,二是走访金融老人和城市规划专业人员所搜集的文字、音频、视频等访谈记录,三是中国金融博物馆《老天津金融街》等金融文献和实物、模型照片,四是《天津通志·金融志》《金城银行档案史料选编》等相关的历史资料,五是天津市规划展览馆与这一街区相关的规划方案,六是《五大道》等相关纪录片及与北洋金融街有关的电子版材料。

在搜集、处理信息的同时,学生们梳理、回忆所学知识,将教材相关内容与自己调查、探究所得的结论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进行了有效整合。通过对所学知识的重组,构建起了一个新的学习内容框架体系,使得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这一体系中找到落脚点。如第四项目组为探究20世纪50年代的北洋金融街,进行了人物专访,访谈对象是年逾90岁的王钟声老先生。王钟声老先生1943年进入天津金融系统工作,绝大部分时间在解放北路银行工作,是北洋金融街变迁的历史见证者。为了获得最佳的访谈效果,学生制定了以“20世纪50年代北洋金融街上银行的经营状况”为中心内容的访谈提纲,并在征求王老先生同意的前提下对其访谈进行了录音。他们反复学习录音资料,对1949—1956年解放北路上银行的经营状况做了简单梳理:1949年天津解放后,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成立,金融街上还有十几家银行,以私营银行为主。1952年底,私营银行都改称公私合营银行天津分行。1955年,公私合营银行天津分行并入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储蓄部。

那么,这一系列的变化是怎样发生的?学生们回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形势和政策措施,查阅了《天津通志·金融志》,在将课内外知识进行整合、梳理的前提下做出如下分析: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中央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发展国民经济的有效措施,并于1953年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实行“一化三改”,这对天津的金融界、对北洋金融街产生了影响。

天津市军管会和市人民银行及时采取措施,废除外国银行操纵外汇的特权,接管官僚资本金融机构,对私营金融业进行改造。1952年,私营银行在联营、合营的基础上组成全市性公私合营银行天津分行。随着三大改造的深入,1955年初,公私合营银行天津分行并入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储蓄部。1956年,外商银行相继结束业务。自此,多种金融机构合并成统一的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形成“大一统”的银行体制。

这种资料的搜集、处理与学习内容的整合将校内学习与校外生活、历史往事与现实生活、历史教材与课外资源进行了有机的衔接与统整,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而且拓宽了资源渠道,增强了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为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提供了多个生发点。学生们在搜集、利用历史资料对现实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培养了史料实证意识;在辨析、领悟和综合历史信息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历史的理解;从对这条老街演变历史的梳理与探究中,体悟到家国情怀;在历史往事与现实问题的结合中达到以史为鉴、学史明智的学习目的,认识到学习历史就是要认识时代,增加人们的智慧,让人们更自觉地认识历史,看清社会前进的方向。[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