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学术类项目不同的是,实践类项目的开展往往需要走出学校,走进社区、街道、场馆等,进行调查、研究和体验,这就需要教师在对实践场所进行充分考察的同时,引导学生制定科学的合作探究计划,做好充分的准备。具体包括对项目任务的分解和项目组成员的分工、活动流程的规划、调查表和访谈提纲等工具的制作、出行方式的确定与具体安排等。这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需要学生亲自完成,但也离不开教师的适时指导与帮助,尤其是要“引导学生查阅与探究过程和方法技巧相关的知识技能,为学生创造合作探究的机会并提供支持”,[3]引导并促进学生在实践类项目式学习过程中进行深入挖掘,开展深度探究。
案例链接
在“静园的前世与今生”这一实践类项目开展之前,笔者多次走进静园,对其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深入详实的调查;翻阅近代天津和静园发展历程相关的文献资料、实物图片,了解近现代历史中静园的发展情况;与静园的工作人员多次沟通,为学生参观活动的展开进行规划。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将“静园的前世与今生”分为1921至1929年、1929至1931年、1931至2007年、2007年至今4个阶段,将全班36名学生分成4个项目组,分别选取其中某一个时间段,展开调查、分析、研究、总结,探究这一历史风貌建筑背后的历史。同时,做好了方方面面的准备。如准备好拍照、录像的电子设备,进行人物访谈的提纲,实践开展的时间和出行方式安排,探究任务和具体问题梳理,等等。(www.daowen.com)
正是在充分的考察和准备基础上,几个项目组开展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各种史料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归纳,得出了初步结论和认识。在此基础上撰写调查报告,“尝试以各类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静园的前世与今生进行理性的分析和客观评判,经历一个史料实证过程的体验及严谨科学态度的熏陶。”[4]实现了对项目的深度探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