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立足项目开展与目标达成的需要设计驱动问题

立足项目开展与目标达成的需要设计驱动问题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想达到预期的活动目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项目开展之前围绕实践主题和项目开展意图,设计和布置一系列的驱动型任务和问题,并以此作为活动任务的聚焦点,推动实践项目的开展和深入,这是实践类项目成功的关键。在这一系列问题的驱动下,学生对梁启超故居所蕴含的资源进行深入挖掘,与小组成员展开深入的互动探究,实践与学习实现了平衡、交融和一体化。

立足项目开展与目标达成的需要设计驱动问题

实践类项目中的活动是初中历史项目式学习实施中的一个必备要素,是实现历史课程目标的手段或实现形式。要想达到预期的活动目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项目开展之前围绕实践主题和项目开展意图,设计和布置一系列的驱动型任务和问题,并以此作为活动任务的聚焦点,推动实践项目的开展和深入,这是实践类项目成功的关键。实践类项目中的驱动性问题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围绕历史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结合点,指向历史学科的核心知识与本质问题;二是问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开放度,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三是不能脱离实践主题。

案例链接

在“参观饮冰室”这一项目活动中,笔者设计了以下驱动问题:

1.“饮冰室”中“饮冰”一词源于何处?这一书斋名称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体现了梁启超怎样的心情

2.梳理梁启超一生中经历了哪些对中国近代史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梁启超在事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其思想和行动如何?(www.daowen.com)

3.纵观梁启超的一生,我们可以发现贯穿其终身为之奋斗的思想主线是什么?

4.你认为梁启超最可贵的精神品质是什么?处在当今社会,我们如何继承和发扬这些可贵的品质?

这样的驱动问题将实践活动与教材中的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内容紧密结合,与学生的校内学习紧密相关,由历史学科内容驱动且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很好的补充,既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也是教师希望学生掌握的内容,更好地诠释了实践项目的活动目标,完善了项目的总体设计。在这一系列问题的驱动下,学生对梁启超故居所蕴含的资源进行深入挖掘,与小组成员展开深入的互动探究,实践与学习实现了平衡、交融和一体化。通过触摸真实的历史资料,学生获得感官上的刺激,得到心灵上的震撼,借助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与分析阐释,将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考相结合,尝试对历史事件进行更合理的解释和对梁启超的正确评价,形成了对于“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的认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