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项目化学习不同于传统教学中知识点的教学,它指向对历史知识的本质性理解,让学生全面、充分地认识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本质特征,在不同的情境中丰富对历史知识的认识,通过构建历史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引导学生在时空背景、因果关系、逻辑联系中实现对知识的有序积累和对知识结构的整体把握,并且为学生提供利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进而梳理历史发展的线索,探究历史发展的真相,认知历史发展的规律,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提高综合思维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为此知识点就需要升级。学术类项目的开展需要明确该项目主题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此为聚合器,不断地聚集更多的历史信息,将众多事实性历史知识以一种有效的方式整合起来。这就要求教师深刻“领会课程标准的课程定位和学习要求”,[1]从历史课程的逻辑性和完整性出发,重新整合与梳理知识之间联系,充分关注前后知识的衔接、局部知识与学科架构的勾连,站在育人的高度、课程的深度和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和处理教学内容和要求,强调对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与利用,对探究主题进行整体化设计。这是初中历史项目式学习主题设计的基本原则,也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应有之义。
案例链接
在“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探索”这一项目式学习开展过程中,笔者首先引导学生认识探究主题为什么要加“苏联模式”这样一个限制,“加”和“不加”这两个课题背后的差别是什么。在学生认识到其最大的差别就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解不同(斯大林模式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还是一种模式)后,笔者将探究主题分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三个子项目,让学生以项目组为单位,探究苏联探索社会主义的三大实验,认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从追寻理想(按马克思的构想进行)到正视现实(列宁从国情出发进行)再到回归理想(斯大林模式形成)的过程。
这种项目的规划,不是要求学生获取碎片化的、零散的、杂乱无章的信息,而是帮助其掌握有逻辑、有结构、有联系的知识体系。学生也不是孤立地学习知识,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在与同伴的互助下,根据活动开展和任务完成的需要去联想、调动、激活以往的经验,以融会贯通的方式对相关学习内容进行组织,建构起自己新的知识结构。学生在构建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全面梳理苏俄(联)模式社会主义探索过程的同时,将自己与知识建立意义关联。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的背景、特点、内容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对社会主义、斯大林模式等核心概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苏俄(联)社会主义改革的脉络、成就和主要问题有了更准确的把握,更好地认识东欧的剧变和苏联的解体,只是社会主义一种已经僵化的模式的失败,并非整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从全面学习苏联到独立探索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正是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逐步摆脱模仿苏联模式的传统思路,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由此,学生对社会主义发展史有了更准确的把握,对中国共产党在科学社会主义新发展中的历史贡献有了更深的感悟。(www.daowen.com)
案例链接
又如在学习“列强的侵略与救亡图存的探索”这一项目时,由于时间跨度大,涉及的知识要点多,如果按照部编版历史教科书的编排顺序,按部就班地呈现各课与各目内容展开教学,只能让学生粗略地了解晚清时期一些重要历史事件的关键点,形成一些肤浅的认识,很难形成更深刻的理解。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在设计教学时,以时间为序、逻辑为纲、因果为索,用时间轴的形式将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串联在一起,向学生展现一幅更加广阔的历史画卷。并让学生以项目组为单位展开探究,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真正理解。时间轴如下:
这一学术类项目的设计和知识结构的构建,抓住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内在联系,以西方对中国的冲击为因,以中国对此作出的反应为果,把晚清时期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件、历史概念用一条线串联起来。学生按因果关系找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关联性,在此基础上对晚清这一时空框架下的历史事件作出合理解释,学着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帮助学生明晰本项目相关教学内容的内在结构,深刻认识历史发展的趋势,进而学会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评判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逐步形成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与理解。而这正是历史教育的核心价值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