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式学习满足了学生的各种基本需要,特别是精神需要和情感需要,体现了对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尊重
项目式学习在组织形式上,往往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合作学习的倡导者认为,学习是满足个体内部需要的过程。它利用人际交往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各种基本需要。其中,师生、生生之间互助合作,满足了他们爱和归属的需要,即交往的需要;学生小组之间、师生之间平等合作、彼此尊重满足了他们的尊重与自我尊重的需要,即尊重的需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评价、互相认可,满足了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这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的空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主动合作、积极参与。
案例链接
学生在开展项目学习过程中围绕“西安事变”展开了讨论。
师:你怎样看待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能改变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敌视和对日本妥协的态度吗?请大家独立思考后分组讨论。
生:我认为还是武力解决西安事变比较好,在国民大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对蒋介石的一再妥协退让最终还是没有避免反革命政变的发生,蒋介石从根本上就不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生:不,我认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是对的,随着日本侵华的加剧,国民党蒋介石的利益也会受到威胁,他联共抗日是有可能的。
师:好,两位同学所说到底哪个更有说服力呢?请同学们在各自项目组中讨论哪种说法更确切,并说出各自的根据。
(学生在项目组中讨论)
生:我们组觉得第二个同学说得更有道理。因为随着华北事变的发生,中日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共之间的矛盾下降到了次要地位,国共合作抗日是大势所趋。
师:说得很有道理,哪组还有不同意见?
(各个项目组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气氛非常活跃。)
从以上教学实例中可以看到,在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为历史学习的主人,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与教师之间是平等合作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下,学生体验到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尊严,内在的学习动机得到了激发,产生了参与教学的兴趣。这种对学生主体的尊重正是学生主体参与的重要前提。
2.项目式学习为学生主体参与提供了良好的班级氛围、制度保障和参与机会,提高了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1)项目式学习为学生主体参与提供了良好的班级氛围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权威性的班级气氛很容易造成学生的依赖性,而民主的班级气氛可以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心理学家罗杰斯有一个基本假设:“个体内部具有大量的有助于自我理解,有助于更改个体自我概念、态度和自我行为的资源;而且假如能提供明确的使人奋进的态度这样一种心理气氛,这些资源就能被开发。这是一个渐渐形成并且经过检验的假设。”[17]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下,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把自己置身于权威状态,严肃地站在学生面前训话、“布道”,使学生感到莫大的压力与紧张,不能完全轻松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而在项目式学习中,师生之间平等合作的关系意味着教师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他们之间是一种相互接纳、相互理解、民主平等、相互促进的和谐关系,这就有助于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氛围。这样一种关系需要双方来维系,可以说每个人都是主体,都是这种关系的创造者,此时学生便把自己合作者的主动性、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他们不会因为说不出正确的答案而被严厉指责,也不会由于害怕而被压抑产生厌学的情绪,而是在一种和谐愉快的环境中自在地表现自己,主动参与到学习生活中。
另外,由于项目式学习强调生生合作并且教学目标结构是合作性的,在这种合作的目标结构的支配下,组织学生学习的情境也是一种合作性的情境。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认为,课堂上有三种学习情境:合作、竞争与个人学习,“其中最佳的学习情境就是合作性学习,因为这种情境非常有利于学生的主体参与”。[18]对此,约翰逊兄弟得出的结论是:“同竞争的目标结构、个人主义的目标结构相比,在合作的目标结构下,学生的学习会产生更多的人际吸引。”在这种情境中,学生们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获得成功。“个人受到奖励的机会不仅取决于他们自己的努力,而且取决于他所在组其他成员的努力”,[19]项目组成员之间是“荣辱与共”的关系,为达成个人目标,小组内的成员应彼此互相合作,帮助其他成员达到预期目标,这就激励着每一成员都发挥最大潜力。在互动和交往的过程中,他们互相帮助和鼓励,形成良好的同伴之间的关系,这样他们在完成任务之时便更为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也得到了激发。因为他们希望得到知识,同时也希望得到团体与伙伴的认同并在团体中取得相应的地位以及获得他人的尊重。比起班级教学和个人学习,项目式学习显然更能激发学生们主体参与的兴趣和动机,提高主体参与的效率。
(2)项目式学习为学生主体参与提供了制度保障
一般来说,项目式学习兼顾教学的个体性与集体性特征,应当把个性发展与人际互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项目小组是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建立起来的,所谓“组内异质”是指学习小组必须是由两名以上学生(通常是4~6人)根据性别、成绩、个性特点、交往技能、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合理差异而建立的相对稳定的学习小组,以保证组内各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以产生更多的合作性思维,更大的信息输入、输出量。“组间同质”是各小组的总体水平要基本一致,从而保证各小组之间公平竞争的开展,促进组内成员对学习任务和学业竞赛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为学生主体参与提供了制度保障。在课堂上每个人都有平等参与活动的机会,他们可以在小组中提出问题、参与讨论并解答问题。能将许多教学中的旁观者转变为积极参与者。(www.daowen.com)
(3)项目式学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主体参与机会
项目式学习可以增加学生主体参与的机会,是达到积极参与、平等参与的有效途径。人的活动可以划分为主体历时性参与的活动和主体共时性参与的活动。在单位时间里,前者的参与率要明显低于后者。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是领导者,他们操纵控制着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则是服从者。一般是教师讲解、提问,学生一个一个地回答教师的提问,是一种主体历时性参与活动;而项目式学习的教学以小组学习为主,充分开发课堂中的人际交往资源,相对削弱了教师的权威地位,形成了师生与生生间平等、民主、互动合作的人际关系。项目式学习时,每个组都同时开展活动,每个学生可以同时参与活动,当一个学生发言时,另外的学生可以随时准备补充或与之辩论,实现了学习主体的共时性参与。这就弥补了传统班级授课制下人数太多、学生主体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受限、主体参与的机会不足或不均等的缺陷,为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率提供了可能。
3.历史项目式学习为学生主体参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首先,历史学科具有“不可再现性”。历史学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由于它是记述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所以具有一去不复返的特征,所有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既不会自然地重演,也不能借助实验手段人为地使它再现。长期以来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教师“一讲到底”的状况,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习兴趣得不到有效激发,最终导致学生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项目式学习正好切中这一问题,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注意力集中到知识的主动输入环节,不拘泥于某种固定模式,也不拘泥于教科书中现成的结论,而是作为一个探索者,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由外部的旁观者变为直接参与解决问题的研究者,使命感油然而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参与学习的欲望大大增强。
其次,历史教学中开展项目式学习,可以让学生针对某一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分组讨论,大家一起交流彼此的情感,分享彼此的思维成果。由于学生的特点不同,建构方式各异,对同一事物、同一问题有着不尽相同的理解与看法,他们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到问题的某些方面,又能在交流中从别人身上学到自己想不到的知识,想不到的看法,产生思想的碰撞,使自己对历史问题的分析更全面,更深入,为以后学习历史提供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培养历史思维。
案例链接
在学习《远古的传说》一课时,教师往往会让学生观察一幅图片《传说中的黄帝对中华民族文明的贡献》,它涉及指南车、星象图、造宫室、造舟船、养蚕缫丝、仓颉造字、尝百草创医术等发明和黄帝、嫘祖、仓颉、伶伦等发明者。笔者让同学们结合图片和自己所了解的知识,以项目组为单位思考并探究这些发明是不是都是黄帝时期的?哪些可信?哪些属于传说?到底应该怎样看才更科学?在探究的基础上,每个项目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发言。
生甲:这些发明应该是黄帝时期的,比如在涿鹿之战中,指南车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生乙:我认为这些发明都是传说,不是史料记载,不可信,我觉得指南车也应该是在宋朝才出现的。
生丙:大概有些发明在黄帝时期已出现,如造宫室、舟船等,而星象图、创医术等则是后世才出现的,人们把这些都归功于黄帝时期,也许只是出于对黄帝的尊重。
生丁:这些发明虽有可能是黄帝时期出现的,但绝不是黄帝、嫘祖、仓颉、伶伦等个人的成就。
通过这种项目式学习的充分展开,学生们未必会得出一个正确答案,但对问题的看法却更全面、更客观了,对问题的理解也更深入,更重要的是,在这种讨论过程中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主体参与能力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除此之外,历史资料是历史结论的依据和实证,“史由证来”“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基本原则。开展项目式学习,让项目组的成员分头去收集历史资料,既让他们获得了大量的历史知识,亲身体验了学习的过程,也学会了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了参与能力。
案例链接
九年级学生在学习古代亚非文明时,笔者将学生划分为三个项目组,充分发挥他们网络经验丰富的特长,分别去收集古代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代印度文明的有关资料,课堂上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做介绍,其他成员进行补充。
这种课前的准备既减少了项目组成员个体的劳动量,又保证了资料的丰富与全面,为课上的深入探究与讨论准备了条件。学生们在分头收集资料和信息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大量历史知识,还亲身体验了学习的过程,更学会了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自然会大大提高。
再次,历史项目式学习内容的丰富性与开放性为学生主体参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历史学科的学习内容是丰富的,范围是广阔的,它几乎涵盖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不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艺术还是自然科学,无一不渗透和融合到了历史学科的学习中。此外,历史学科的学习内容又是开放性的,它允许学生对问题产生多元认识,这有利于学生打破一些刻板的模式,形成独特的见解,将自己置身于一个更为广阔的时空范围来进行认识与评价,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超越自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