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树立核心价值观是时代要求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央政治局围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集体学习,中办下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有力部署,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2017年10月18日,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我们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2.《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颁布
2014年3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颁布,明确要求“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要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研究制订中小学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和高等学校相关学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根据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考试评价更加准确反映人才培养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
同时,提出要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核心素养”首次出现并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首要位置,成为研究制订学业质量标准、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重要依据。核心素养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随后启动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工作,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
3.《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出台
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党的教育方针通过核心素养这一桥梁,可以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可用的、教育工作者易于理解的具体要求,明确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中观层面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引领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变革。
核心素养课题组历时三年集中攻关,并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最终形成研究成果。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等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各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为方便实践应用,将六大素养进一步细化为人文积淀、理性思维、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并对其主要表现进行了描述。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发布,引发了社会的高度关注。核心素养成为中小学教育教学研讨的主题词。
4.新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颁布
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各学段、各学科进一步明确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开始完善高校和中小学课程教学有关标准。2017年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修订后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与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比较,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在课程目标上,突出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即在课程目标上由“三维目标”发展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课程结构的设计、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实施等,都要始终贯穿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任务。
什么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所谓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
历史学科五大素养是一个整体,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有其各自的地位和作用。唯物史观是历史学科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时空观念是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是历史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征;史料实证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途径;历史解释是诸素养中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要求;家国情怀体现了诸素养中的价值目标,旨在通过诸素养的培育,达到立德树人的要求。(www.daowen.com)
为什么在课程目标上由“三维目标”发展到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一般来说,课程目标是对一门课程学习的总体要求,它反映了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对这门课程的教育宗旨和基本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课程目标发生了几次重大变化。
(1)双基目标:1949—2000年
在此期间,我国共颁布了十余个版本的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包括初中、高中)。在其“教学目的和要求”中,均以“双基目标”为要求。
在知识匮乏的年代,“双基”目标对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出现了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轻知识获取与能力培养途径与方法的弊端,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等倾向,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三维目标:2001年至今(初中);2003—2017年(高中)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01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03年版)》和《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目标”中,明确规定了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应达到的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三维目标”与以往“双基”教学目标相比有何突破?
第一,提出了“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历史教育不仅仅是通过课堂传授一些历史知识,而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提出,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以往历史学习中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的方法,使其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
第二,把历史教育的政治教育、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要求学生学会做人。
在教学实践中,“三维目标”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了要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但随着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增长,“三维目标”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由于知识目标仍是“三维目标”的重要内容,在实施过程中,虽强调了不要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但在教学实践中,一些地方仍把知识的讲授与考查作为唯一的目标依据,从而使“三维目标”仍停留在“双基”教学的层面上。[1]
(3)历史学科核心素养:2017年至今(高中)
所谓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从“三维目标”发展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历史课程在课程目标上的新变化。
把“三维目标”发展到“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并不意味以往的“三维目标”的提法错了,而是一种继承和发展。事实证明,2003年“三维目标”的提出,在当时来说,具有先进性。它把课程目标作为一个整体来认知,关注到学生作为“人”应培养的基本素质;同时,“三维”的叙述,明确了便于评价的目标叙写方式。但它也有局限性。它缺乏明确目标的实质内涵,导致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只关注目标的呈现方式,即只有三维叙写,而不清楚受教育后所习得的素养。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它是以学科知识技能为基础,整合了情感、态度或价值观在内的,能够满足特定现实需求的综合性品质和相关能力。学科核心素养不是简单的知识或技能,而是既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与能力,还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可以说,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历史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2]
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课程改革在课程目标上的一个重要变化。这一变化不仅仅是表述上的变化,而是国家在历史学科育人目标上的新要求,是历史教育落实党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体现。它要求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实现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到育人本位、学生素养发展本位的根本转型。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本次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包括课程标准修订)是从高中阶段开始的,但是,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制和提炼,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在出发点和大方向上应该是一致的。所以,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要有超前的意识,即使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尚未做新修订的情况下,也要自觉地以高中阶段的学科核心素养为参照,结合初中学段特点,把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有机地融入自己的学科教学实践之中。这既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教育教学的任务,也是高中阶段的教师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