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手工瓷器制作指南:学习百变釉色技巧与斗芳菲

手工瓷器制作指南:学习百变釉色技巧与斗芳菲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专业化程度强,分工极其细致,工序有72 道之多,最核心的有拉坯、利坯、画坯、施釉和烧窑5 道工序。1976 年中国轻工部下达“零号柴油烧制铜红釉”科研项目,邓希平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完成了120 多个配方对比试验,研制成功62#无铅均红釉配方。2006 年,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邓希平也被评为“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传统颜色釉瓷烧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手工瓷器制作指南:学习百变釉色技巧与斗芳菲

景德镇因瓷而生,因瓷而兴。千百年来,这里汇各地技艺之精华,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技艺。一座城与一门传统的手艺在漫长的时间岁月中一点点发酵。

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专业化程度强,分工极其细致,工序有72 道之多,最核心的有拉坯、利坯、画坯、施釉和烧窑5 道工序。

邓希平从事景德镇传统颜色釉陶瓷研究和开发工作已近半个世纪,1965 年8 月,她从武汉大学化学系毕业,被分配到中国轻工部景德镇陶瓷工业科研所担任技术员,后分进颜色釉课题组,单位指派陈鸿高、聂物华两位德高望重的颜色釉高手当邓希平的师傅并为她举行了拜师礼。

陈鸿高向邓希平传授祭蓝釉技艺,聂物华教授的则是宋均花釉。两位师傅还带着女徒弟到建国瓷厂推广这两种颜色釉。邓希平由此认识了配制颜色釉的各种原材料,掌握了颜色釉的研制生产过程,熟悉了柴窑的不同窑位,正是这两位恩师将她领进了颜色釉的王国

1972 年,邓希平主动要求分配到建国瓷厂从事颜色釉试验工作。第二年北京饭店新楼落成,需要一幅大型瓷片镶嵌画,该画长17 米,高5 米,要求用30 多万块、每块1.5平方厘米大小的120 多种高温颜色瓷片组成一幅漓江新春山水画。在120 多种颜色瓷片试制中,邓希平独自完成了70 多种。

1976 年中国轻工部下达“零号柴油烧制铜红釉”科研项目,邓希平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完成了120 多个配方对比试验,研制成功62#无铅均红釉配方。该配方能适应零号柴油试验窑的烧成温度,烧成后的均红制品釉面达到或超过柴窑均红的水平。更可喜的是该配方中不含铅、镉等对人体有毒害的重金属元素,根除了千百年来从事铜红釉生产人员铅中毒职业病的危害。1979 年她又成功研制出“大件郎红釉新配方”,使传统郎红釉的熔融范围由5 度扩大到80 度,成功烧制“62 厘米高的特大件郎红釉美人肩花瓶”。该样式花瓶多次被选为国家领导人出访的国礼瓷。(www.daowen.com)

1984 年,邓希平被任命为建国瓷厂副厂长,成立了“建国瓷厂邓希平工作室”。1998 年中南海紫光阁采用现代陶瓷替换故宫的陈设用古瓷,其中6 件颜色釉瓷器由“建国瓷厂邓希平工作室”制作。

这些年,“建国瓷厂邓希平工作室”送走了一批批退休老员工,又培养了一批批年轻的员工,工作室在不断发展壮大,不仅保留了建国瓷厂原有的颜色釉生产品种,还开发了许多新品种,将景德镇颜色釉陶瓷这一珍贵品种完整地保存下来并发扬光大。

由于在传统颜色釉研究领域做出过诸多突出贡献,党和政府给予了邓希平很多荣誉:1992 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9 年获人事部“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一等功”。2006 年,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邓希平也被评为“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传统颜色釉瓷烧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邓希平的女儿吴春柳为了传承颜色釉,舍弃高校教职到“建国瓷厂邓希平工作室”工作已近十年,掌握了全套颜色釉烧制技艺并独立创作颜色釉作品。传统颜色釉瓷烧制技艺可以说后继有人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