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东固木雕造像:传统技艺打造神明雕塑

东固木雕造像:传统技艺打造神明雕塑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吉安市青原区东固畲族乡,有一项将木雕工艺、民间宗教造像、民间信仰仪式三者相结合的综合性传统手工技艺——东固传统造像。2014年11 月,东固传统造像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东固村委会东溪村刘姓家族的刘节亮、刘节明、刘节旺便是这项传统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据刘氏族谱记载,东固传统造像的传承人有50 多位,第52 位传人为刘发招,为东固远近闻名的丹青先生。

东固木雕造像:传统技艺打造神明雕塑

在吉安市青原区东固畲族乡,有一项将木雕工艺、民间宗教造像、民间信仰仪式三者相结合的综合性传统手工技艺——东固传统造像。2014年11 月,东固传统造像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东固村委会东溪村刘姓家族的刘节亮、刘节明、刘节旺便是这项传统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从事此项技艺的人被当地人尊称为“丹青先生”。丹青先生首先必须掌握娴熟的木雕技艺,能绘制和雕刻佛教道教及民间宗教中的各种神像。神像雕刻完成之后,丹青先生还得亲自主持一系列复杂的“开光仪式”,通过仪式赋予那些“木头”神像以“法力”,至此造像工作才宣告完成。

据当地刘氏族谱记载,明朝初年,刘氏家族成员因雕刻宗教神像而名噪一方,后被皇家相中,收纳进当时的“南京工部匠籍”,成为御用的“雕銮匠”并享有帝王赐予的为神像开光的特权。

后来由于原籍地人口增加,生产资源匮乏,后成为东固刘氏开基祖的元伯公带领家人迁徙到东固东溪村,也将家族技艺带到了新居地。据刘氏族谱记载,东固传统造像的传承人有50 多位,第52 位传人为刘发招,为东固远近闻名的丹青先生。他的孙辈刘节明、刘节亮、刘节旺三兄弟,继承了家传技艺,保留了完整的家族传统造像、水陆道场画及开光仪式文本。

丹青先生不仅在绘画上要有过人之处,能够用双笔甚至三笔同时画像,而且雕刻技艺要娴熟,这样雕刻的神像才能端庄典雅,呼之欲出。(www.daowen.com)

雕刻前,丹青先生选定合乎要求的材料后,根据顾客的要求,对照家传的图纸,根据所选定的木材构思神像造型。开斧前,要举行祭祀仪式,以神像头部的长度为基准,依照“坐五、立七、跪四、盘三”的比例开粗坯、中坯和修嫩坯。

刘氏家族的历代丹青师们开坯时完全不用墨斗弹线,而是用斧子直接劈,或用锯子锯,对要留的要切的,把握十分准确,在当地堪称一绝。

给神明开窍——即勾勒五官,通气孔,还要在神明背后开凿一个四方形的福藏。给神像开面是造像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面相开得好坏直接决定了造像是否成功。神味太足,让人心理难以亲近;人性太足,没有了宗教神秘感。只有将神像定位在人与神之间,才易为普通百姓接受。为此,当代传承人刘氏兄弟总结出许多口诀,比如武将五岳,寿星皱纹,女相秀美,孩童天真,等等。经粗磨、刮灰、细磨、牛胶水封底上色,丹青先生最后给彩绘好的神像涂上桐油或生漆,贴金箔或者上金粉,使神像更显庄严华美。

随着历史的发展,刘氏三兄弟在保持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还不断致力于将现代美术与传统木雕结合,雕刻出了更为生动的神像,尤其是关公像,已经远销福建、广东及海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