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消防官兵心理行为训练计划详解

消防官兵心理行为训练计划详解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实现此总目标,还须分别设置具体的子目标,并围绕总目标和子目标制订和实施心理行为训练计划。

消防官兵心理行为训练计划详解

(一)制订心理行为训练计划的依据

1.确定心理行为训练的总目标

制订心理行为训练计划时必须首先设置合理的心理行为训练总目标。为实现此总目标,还须分别设置具体的子目标,并围绕总目标和子目标制订和实施心理行为训练计划。

2.遵循心理行为训练的规律

心理行为训练具有自身的规律和训练要求,为保证训练取得成效,制订计划时,应遵循其规律和要求。

3.心理行为训练的客观条件

在制订训练计划时,必须从现有的客观条件出发,根据官兵和驻地的实际情况安排人员、时间、场地和设施。

4.受训官兵的心理健康情况

在制订计划前,要充分了解受训官兵实际情况,必要时可开展心理测试、问卷调查,以掌握其心理健康状况和表现特征。确保计划的制订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和针对性。

(二)心理行为训练计划内容设置

1.详细了解受训对象的情况

掌握官兵年龄、性别、军龄、文化水平、家庭背景、心理特征等个体因素,资料越详实越好,以确保计划有针对性。

2.加强沟通,达成训练共识

制订计划时应与受训官兵有联系沟通,判断计划是否符合受训者的实际。只有受训方与训练方达成共识才能保证活动的有效性。(www.daowen.com)

3.确定训练内容、方法和程序

在训练方法的选择和使用上,要紧密结合任务、目标、硬件设备条件和受训官兵的特点。此外要设计内容的先后顺序、时间进度等实施程序以确保训练有序开展。

4.评估训练的成效

通过评估,检验训练的成效,察看最初设置的训练任务的完成情况,可查缺补漏,保证训练效果。一般来说,一个训练阶段结束就应及时开展评估,以发现问题,做出调整,保证训练总目标的顺利完成。

(三)心理行为训练计划效果评估

1.心理测试

通过运用相关问卷、量表,对受训官兵训练前后的心理状态开展调查和测量,可以直接了解训练效果。常见的问卷、量表有“情绪稳定量表”“抑郁量表”“焦虑量表”“身心症状自评量表”(SCL-90)、“心理压力综合测试”等。

2.心理生理测试

目前,心理行为训练中,可采用生物反馈测试技术帮助受训官兵放松情绪、调整精神状态。同时也可将此技术作为心理行为训练效果的评估手段。通过生物反馈测试对人体生理功能的精确测量和动态显示,使参训官兵通过前后对照生理变化情况了解自身的训练效果。

3.访谈和自我报告

通过对受训官兵的心理访谈,或采用反馈表、训练阶段小结等方法和手段,及时了解受训官兵对训练的实施程序、手段、效果的感受、意见和建议,评估训练作用和训练后的心理素质提升程度,明确今后的训练工作方向。

4.行为表现及成效评价

通过观察受训练官兵的行为表现,还可以通过带队干部、同事战友的评价对成效进行了解,如对工作更有热情,对困难更有毅力,与战友、上下级的关系得到改善,情绪更稳定等行为表现及成效评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