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心理危机的反应与成因:深入理解与应对策略

心理危机的反应与成因:深入理解与应对策略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个意义上,当心理危机发生时,人们应当具有接纳急性反应、避免慢性反应的意识,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SCD主要发生在心脏迅速、不规则收缩的时候。当强度较大的心理危机事件到来时,人们的生理机能会发生变化。

心理危机的反应与成因:深入理解与应对策略

(一)心理危机的反应

当诱发心理危机的观念或事件出现时,人们的反应可以分为两类。

1.具有进化意义的反应——急性反应

许多遭遇过心理危机的人反映,产生心理冲突后,他们会感受到头晕、焦虑不安、难以入睡或者注意力无法集中等症状,而且事后往往不愿意再去回想或谈论这次经历。为了识别人们在处置心理危机的过程中体验到的严重压抑或心理功能失常,心理学家们将心理危机急性反应的判定标准界定为(在以下各项表现中至少具有三项):

(1)感觉麻木。

(2)思想断断续续。

(3)缺乏情绪反应。

(4)环境意识下降(例如头晕眼花)。

(5)丧失现实感。

(6)人格解体。

(7)断续性失忆。

此外,还要考虑重新体验心理危机事件时出现的回避(包括行为回避和心理回避)与唤起(包括注意力不集中、愤怒、过度的惊跳反应、睡眠易惊醒、过分警惕等)现象。症状的出现集中在一个月内(特殊危机事件如亲人离世,症状时间可延伸至三个月,但在程度上有所限定);有时对日常活动会造成困扰,或者社会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损伤。

从进化的角度来看,急性心理危机产生的种种心理反应,在某种程度上是适应性的,它提高了人们生存的几率。对急性危机的应对可以暂时提高人们的免疫功能。随着危机事件的重复出现,人们会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经验和技巧,身体的免疫能力增强,挫折感与无望感也会逐渐降低,使人们自身能够更灵活、更有效地应对心理危机,从而生存下来,并更有信心去谋求发展。

2.对人体损伤较大的反应——慢性反应

当个体体验到的心理失衡在数周或数月后仍然每天持续许多小时的时候,可据此判断其心理危机已转变为慢性反应。瑟尔耶(Selye,1979)认为,一个个体如果长期体验着心理危机的负性反应,且总是处于敏感、心理高度觉醒的状态,他会缺乏足够的资源去处理日常事务,变得容易得病,最终会变得无力抗拒或无力调整,个体即进入了一般适应性综合征的最后一个阶段——衰竭,由此,会带来恶性疾病甚至死亡。在这个意义上,当心理危机发生时,人们应当具有接纳急性反应、避免慢性反应的意识,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www.daowen.com)

3.心理危机与特定疾病的联系

根据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研究(2002),长期面临心理危机的人群与SCD(即突然心脏死亡)的易感性之间有显著联系(Kamarck&Jennings)。SCD主要发生在心脏迅速、不规则收缩(心室纤维颤动)的时候。在美国,SCD每年会造成约450000人死亡。大约20%的个案中,SCD与强烈的情绪体验有关,例如突然的震惊、愤怒、悲伤,甚至幸福(Lane&Jennings)。人们在心理危机状态下会表现出冠状动脉收缩、血流量下降等症状。当强度较大的心理危机事件到来时,人们的生理机能会发生变化。综合起来看,冠心病(Krombout,Menotti,Kesteloot,etal.,2002;Morris,2001)、高血压(Shapiro&Goldstein,1982)、癌症(尤指乳腺癌、皮肤癌、前列腺癌、结肠癌)(LydiaTemoshok)(Edwards,Howe,Ries,etal.,2002)、艾滋病(Antoni,Cruess,Klimsa,etal.,2002)、肥胖症(Puhl&Brownell,2001)、睡眠障碍(Knutsson&Boggild,2000)与心理危机的关联性较大。

(二)心理危机的成因

关于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国内心理学家们倾向于将其划分或界定为灾难性事件与个人的内在冲突,心理危机事件与个体易感性的共同作用,对事件的觉知、可获得的情景的支持以及应付机制等等。

拉泽鲁斯与福克曼(Lazarus&Folkman)从心理危机的形成机理入手,提出了著名的CPT(Cognitive-Phenomenological-Transactional)理论模型,强调个体认知、环境(或社会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于心理危机形成的影响(见图8-1)。

978-7-111-45484-7-Part03-2.jpg

图8-1 CPT理论模型

CPT理论模型格外注重评价的作用,它将个体的评价过程区分为初级评价和次级评价,将具体的适应(或应对)视为重新评价的效果。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人们形成某种观念或态度的根源,并非来源于事物本身或事件表面所呈现出来的具体形态,而是来源于人们对该事物或事件的认知和评价。

【思考与练习题】

1.结合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简述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心理危机特点。

2.结合布拉姆的应用危机理论,简述不同视角下个体的心理危机特点。

3.结合鲍尔温的心理危机评估与治疗分类系统(理论),简述心理危机的类别。

4.简述心理危机的急性反应和慢性反应的特点,及其与特定疾病的联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