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人际关系中归因和偏见的影响

人际关系中归因和偏见的影响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归因和归因偏差1.归因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归因是指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分析,进而推断其原因的过程。进行归因分析的主要目的是预测行为人未来的行为动向。

人际关系中归因和偏见的影响

(一)归因和归因偏差

1.归因

社会心理学领域,归因(attribution)是指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分析,进而推断其原因的过程。归因作为社会认知中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现已形成了多种归因理论,在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和工业管理心理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对归因的开创性研究始于海德(F.Heider)。1944年,海德和同事在一个有关外显行为的实验研究中发现,“行动者作出判断的方式与对于活动起因的归属倾向密切相关”。在海德的归因(attribution)研究中,涉及一个基础领域即朴素心理学(或通俗心理学,naive psychology),它主要研究人们通常理解与推断周围事件及其意义的方法。朴素心理学受现象学的影响很深,非常关心各类现象本身以及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在海德看来,如果认真聆听一个人对他人的看法,就能够大体上了解到这个人如何去理解他人行为的模式;如果一个人聆听了许多人对他人的看法,那么,他可以总结出一个因果推论的方案。

海德认为,人有两种强烈的动机,其一出于理解周围环境的需要,其二出于控制环境的需要。要满足这两种需要,人们需要有能力去分析和预测他人行为的原因。海德试图从人们的内外归因中去解释一个人的行为,尤其强调行为人内部因素的重要意义。如果某种行为是由内在的个人因素引起的,那么,这个人在同样情况下发生的行为将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进行归因分析的主要目的是预测行为人未来的行为动向。

维纳(B.Weiner,1972)在海德等人归因理论的基础上,专门研究了个体的成就归因模式(achievement attribution model)。他提出,人们对于成功和失败一般是按照努力、任务难度、能力和运气这四种因素进行归因的。如果再结合稳定性-不稳定性、内因-外因、控制-不可控制这三个维度来考查上述四个因素,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能力和努力是内因,运气和任务难度属于外因;能力和任务难度是稳定的,努力和运气是不稳定的;能力和运气是不可控制的,任务难度和努力是可控制的(见表5-7,表5-8)。

表5-7 个体成功行为决定因素分类

978-7-111-45484-7-Part02-18.jpg

表5-8 维纳的归因模型

978-7-111-45484-7-Part02-19.jpg

维纳研究时发现,当过去的结果(成功或失败)与目前的结果(成功或失败)一致时,人们倾向于将其归因为稳定的因素;反之,则倾向于归因为不稳定的因素。而相似的结论在临床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等实践领域也有所验证,例如对归因和抑郁的关系研究(见表5-9)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表5-9 归因和抑郁的关系

978-7-111-45484-7-Part02-20.jpg

2.归因偏差

总的来看,各种归因理论对归因过程的解释,均建立在“人是理性的”这一假设之上,并用符合逻辑的方式进行归因。然而事实上,人们的归因并非总是完全理性的,在一定的情况下,人会受到情绪等的影响,从而不可避免地出现归因偏差,甚至出现归因错误。(www.daowen.com)

第一,从归因的对象来看,表现为对他人的归因偏差和对自我的归因偏差。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时,人们往往会将他人的行为归因于态度或人格等内在特质,而忽视了引起行为的外部情境因素,这一归因现象被称为“基本归因错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FAE)。当归因者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倾向于将肯定的结果归因于内部原因,而将否定的结果归因于外部原因,这一现象被称为自我服务的归因偏见。这种归因机制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当两个人共同完成某项任务时,如果进展顺利,往往认为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如果进展不顺利,则常常倾向于责备合作者。

第二,从归因者的动机来看,表现为非动机性偏差和动机性偏差。非动机性偏差是指在归因过程中,由于信息资料和认识上的原因而导致的误差,这种偏差并非来源于某种特殊动机,是归因主体主观上造成的。动机性偏差则指在归因过程中,由于归因主体的某些特殊动机或需要,而在加工资料时所产生的误差。动机性偏差实质上是一种防御性归因机制,其目的大多指向利己。例如,人们对自己的成功进行归因时,倾向于归因为能力、努力等内部因素;而对失败进行归因时,则倾向于归因为任务难度、运气不佳等外部因素。

第三,从“公平世界信念的归因来看,现实生活中,人们有时会持有一种抱怨受害者的倾向,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二)人际交往中的偏见

人们均生活在一定的群体中,在社会网络中进行形形色色的人际互动,而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人们必然会形成一定的看法和态度,它们中就包括了偏见。偏见(prejudice)是人们脱离客观事实建立起来的对人和事物的消极认识和态度。从本质上看,偏见是一种态度,是个体不够宽容的体现,它包含认知的、情感的和行为的成分。它既可以是内隐的,也可以是外显的,最为典型的外显行为表现即人们常说的歧视(discrimination)。社会生活中,从带有感情色彩的表情性言语交往或社会交往中的故意回避、种族歧视或性别歧视、暴力行为乃至种族灭绝或宗教性屠杀,都是典型的社会性歧视现象。一般来说,偏见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第一,偏见来源于有限的或错误的信息。人们常常倾向于根据少数人的表现来推断他们所属群体全体成员的特性,或根据道听途说的传闻来形成对某一群体的整体印象。例如,在某个城市有过受骗经历,就会认为这个城市的人都很坏;听说某个部门存在腐败现象,就认定这个部门所有的人都很腐败等等。

第二,偏见的认知成分是刻板印象。例如,人们生活在一个大男子主义至上的社会中,在性别角色社会化过程中,人们倾向于将男性和女性的角色看做是特定的、有限的,例如女性的角色认定多集中于家庭、婚姻和孩子,这样的偏见使女性在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或选择职业时受到了明显的限制。

第三,偏见有过度类化的倾向。一个持有偏见的人常常会产生类似于晕轮效应或光环效应的倾向。如果他讨厌某个人,就会倾向性地认为那个人各方面都不好(C.N.Macrae&A.B.Milne,1994),也会因为某个人属于他不喜欢的群体,而把附加于该群体所有不好的评价都附加到这个人身上。偏见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反应都有过度类化的倾向,会使人们在审视关系时忽略了个体差异与主客观条件的差异。

第四,偏见含有先入为主的判断。人们经常会在资料尚未收集齐全之时就断然作出结论,对他人印象的形成亦是如此,特别是负面的偏见,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会很自然地凸显出来。与正面信息比较而言,人们对负面信息具有更大的敏感性,研究证明,这种倾向具有一定的大脑神经基础。

对于如何减少和消除偏见,社会心理学家们提出了许多方法。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Allport,1954)指出,增加群体在追求共同目标过程中的平等交往,可以减少偏见。此外,使群体间有共同的命运与合作性奖励,使人们以同等的地位相互接触,发挥大众媒体的积极作用,熟悉对方的独特性等方法,都对减少或消除来自个体和群体的偏见大有裨益。总之,消除偏见既有赖于个体全面深入地探知事物的真相,也有赖于环境是否能够充分提供全面的信息,二者缺一不可。

【思考与练习题】

1.简述人际交往中,影响第一印象形成的主要因素。

2.简述刻板印象如何影响人际关系的走向。

3.简述偏见的特征,以及如何减少和消除偏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