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阿希和安德森(C.A.Anderson,1965)都发现,某些固有的人格趋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整个社会的认同。也就是说,如果提供了相同的个体信息,任何一个特定团体中的大多数成员均会做出相似的推断,这种现象就是刻板印象(social stereotypical impression)。它是人们对某一事物或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是对某一个人或社会群体的人格特征形成的共同信条。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们称它为社会地图。
卡茨(Kartz,1933)、吉尔伯特(Gilbert,1951)和卡林基(Karlins,1969)等人对民族群体的性格特质进行研究时发现,虽然实验数据的采集都间隔了18年,但人们对各个群体的认知或印象没有呈现出极其显著的变动。人们在对人际交往对象进行判定时,由于文化和经验的影响,会自动使用“类别同化”的认知模式来审视交往对象以及与其建立的人际关系,这种认知模式会被迅速固定下来,刻板印象也由此应运而生(见表5-6)。
表5-6 对民族性格特质评定的百分数
(www.daowen.com)
(摘自:Karlins,Coffman&Walters,1969)
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很难被改变。虽然刻板印象简化了人们的认知过程,使人们能够迅速地对于对方的情况有所了解,有利于人们应对复杂的周围世界。但是,刻板印象也极易导致认知偏差,促使人们用群体性标签对他人作出错误的假设,例如所有女性的驾驶技术都没有男性娴熟,所有黑人男子都具有潜在的暴力倾向,所有残疾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等等。有时,还会带来一系列无法估量的消极后果,例如对少数民族形成的刻板印象可能会造成种族歧视。
总之,刻板会使人们在形成印象的过程中产生不合理的认知,而这种不合理的认知也将决定人们的人际关系状况或与交往对象发展的走向。人们在人际交往和社会认知的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克服不合理的刻板印象,从而对社会、对人或对具体的事物形成更加准确、深入、细致的认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