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消防官兵应当学习一定的心理学知识,结合自身实际,掌握科学有效的心理调适和心理疏导的方法,加强心理卫生教育,这样既有利于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个人的全面协调发展,也有利于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和人际交往水平,以健康合理的方式服务人民,造福社会。
(一)认知方面的调适
所谓认知调适,就是使人了解焦虑和痛苦感的来源,通过重新演释引发焦虑和痛苦的条件来有效缓和自己遭受的威胁感。
1.树立“知足常乐,正确理解自身幸福,活在希望之中”的调适理念
学会调节认知的关键就在于改变评价。要想方设法地用正确的观念来反驳自己不合理的观念,继而进行逻辑推理,最终产生积极的调节效果。
改变认知的同时,还要注意理解幸福的相对性。幸福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每个人对幸福的认识和体验幸福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人要抱着希望才能活得好,才能让生活更美好、更健康、更有活力。
2.学习正确地认识自我
斯芬克斯之谜
斯芬克斯是希腊神话中一个长着狮子躯干、女人头面的有翼怪兽,它常常坐在忒拜城附近的悬崖上,给过路的人出一个谜语:“什么东西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如果过路的人回答不出来就会被吃掉。后来,俄狄浦斯猜中了谜底——“人”,斯芬克斯羞惭地跳崖而死。
人对自己的认识并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本身就带有一种情感和态度,伴有自我评价的因素。俗话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因此,能接纳自己的缺点,看到自己的优点,客观地评价自己,是非常难做到的。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够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能接受自己,有自知之明,即: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都能做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分的期望与要求;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制定得切合实际,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同时,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
3.重视精神内守,常保心灵充实、和谐
应该学会对自己的意识、思维活动及心理状态进行有意识地自我锻炼,提高自我控制与自我调节的能力,并使之与机体、环境保持协调平衡而不紊乱。精神的安定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因此,应重视精神调节,要积极地进行情绪调节,做到喜怒有节,作息有常,修习气功、打太极拳、参禅悟道、阅读等都是有效的方法。
4.遵守弹性的生活原则,警惕无谓地将痛苦放大
一个鸡蛋
从前,有位农妇不小心打破了一个鸡蛋。这本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但这位农妇却沿着这样的思路往下想:一个鸡蛋,经孵化后就可以变成一只小鸡,小鸡长大后又成了母鸡,母鸡又可下很多蛋,蛋又可孵化出很多母鸡。最后,农妇大叫一声:“天哪!我失去了一个养鸡场。”可以想象,农妇将会一直痛苦下去。
为了实现人与社会、环境的和谐,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应该有一个弹性的生活原则,即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弹性地运用时间和环境。实际生活中,许多人总觉得活得很累,总有无限的痛苦,此时应该学会放下,把一些无谓的痛苦扔掉,快乐才有了更大的空间。人生中挫折与失误时常有之,遭遇了挫折与失误,不应该一味地放大痛苦,让其充塞心灵,而应该学会调适心弦,坦然面对,才能获得快乐的人生。
5.具有宽泛的价值观,对人对事有适度的期待
痛苦和盐
印度有一个师傅对于徒弟不停地抱怨这抱怨那感到非常厌烦,于是,有一天早上派徒弟去取一些盐回来。当徒弟很不情愿地把盐取回来后,师傅让徒弟把盐倒进水杯里喝下去,然后问他味道如何。徒弟吐了出来,说:“很苦。”师傅笑着让徒弟带着一些盐和自己一起去湖边。他们一路上没有说话。来到湖边后,师傅让徒弟把盐撒进湖水里,然后对徒弟说:“现在你喝点湖水。”徒弟喝了口湖水。师傅问:“有什么味道?”徒弟回答:“很清凉。”师傅问:“尝到咸味了吗?”徒弟说:“没有。”然后,师傅坐在这个总爱怨天尤人的徒弟身边,握着他的手说:“人生的苦痛如同这些盐有一定数量,既不会多也不会少。我们承受痛苦的容积的大小决定痛苦的程度。所以当你感到痛苦的时候,就把你承受的容积放大些,不是一杯水,而是一个湖。”
在多元的社会下,价值观的取向也应该多元化。尽人事,听天命。人在世上,不要总是在乎别人的眼光。竞争的时候,争取赢,准备输。对自己不苛求,对他人也不要期望过高。人给自己或他人制定的目标应该是恰当的,通过努力是能够实现的,而不能仅仅凭借良好的愿望和热情,盲目地确立一些脱离实际的目标,更不能盲目地参与不切实际的竞争,应该把目标和要求定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懂得欣赏自己已取得的成就,否则很容易产生挫败感。
6.专注于脱离困境的方法
井底的驴
一天,一个农民的驴掉到了枯井里。那只可怜的驴在井里凄惨地叫了好几个钟头,农民在井口急得团团转,就是没办法把它救起来。最后,他断然认定:驴已经老了,这口枯井也该填起来了,不值得花这么大的精力去救驴。农民把所有的邻居都请来帮他填井。大家抓起铁锹,开始往井里填土。驴很快就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起初,它只是在井里恐慌地大声哭叫。不一会儿,令大家都很不解的是,它居然安静下来。几锹土过后,农民终于忍不住朝井下看,眼前的情景让他惊呆了。每一铲砸到驴背上的土,它都作了出人意料的处理:迅速地抖落下去,然后狠狠地用脚踩紧。就这样,没过多久,驴竟把自己升到了井口。它纵身跳了出来,快步跑开了。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惊诧不已。
在现实中,当你受到挫折时,应该暂时将烦恼放下,去做你喜欢做的事,待心境平和后,再重新面对自己的难题,思考解决的办法。不要一味地沉浸在痛苦之中不能自拔。
7.随着时代的变化更新观念
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学习的重要性对每个人来说都不言而喻。古人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要多读书、多学习。学习是增强知识,更新观念,提升心理承受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能够保持不与社会脱节的有效途径。
(二)行为方面的调适
1.健康饮食,发展兴趣爱好
没有营养就谈不上健康。在饮食上,多食用牛奶、乳酸、鱼等含钙多的食物,这些食物具有安定情绪的作用。许多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例如动物内脏、猪肉、鸡蛋、水产品等,有助于减轻人的焦虑、疲乏、失眠。发展各种兴趣爱好,积极参加各种文体娱乐活动,避免心身疲劳。生活中接受适当的娱乐,音乐、书籍包括人际间的交流等都可以调节情绪,舒缓压力,增长新的知识和乐趣。
2.接受他人,主动与他人交流,善于倾听
接受他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积极适应社会变化,不要忽略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包括家庭、邻居、朋友、战友、同事、单位、老师、同学、学校、社会团体等。学会与他人沟通,认真地倾听。
3.合理使用金钱,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只有自己才是自己最好的医生。”在生活中,金钱是买不来健康的。要立足现状,合理使用你已拥有的金钱,注重实际,量体裁衣,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此外,生活方式不健康也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医学研究发现,在慢性疾病的诱因中,遗传因素占15%,社会因素占10%,气候因素占7%,医疗条件占8%,而个人的生活方式能占到60%。因此,我们倡导军人更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生活意识。
4.努力工作,加强学习,与时俱进,与职俱进
工作能使生活充实,使人活得有意义、有价值。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多,人口素质的提高,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的普及,失业、下岗的现象日益严重,求职越来越困难……。有工作是一种幸运,有工作可干是一种幸福。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部队官兵需要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履职能力。正如一位学者所说的:“人一生中要努力完成好三件事,第一件事就是要搞好学习,因为学习的过程是求知和积累经验的过程;第二件事就是要干好工作,因为工作是你的饭碗,如果工作不好将会摔破你的饭碗;第三件事就是组建好婚姻家庭,因为那里是你最终的归属。”
5.接纳挫折,超越挫折(www.daowen.com)
商人与山匪
一位商人在翻越一座山时,遭遇了一个拦路抢劫的山匪。商人立即逃跑,但山匪穷追不舍。走投无路时,商人钻进了一个山洞,山匪也追进了山洞。在洞的深处,商人未能逃过山匪的追逐——黑暗中,他被山匪逮住了,遭到一顿毒打,身上所有钱财,包括一把准备着为夜间照明用的火把,都被山匪掳去了。
幸好山匪并没有要他的命,之后,两个人各自寻找着洞的出口。这山洞极深极黑,且洞中有洞,纵横交错。两个人置身洞里,像置身于一个地下迷宫。山匪庆幸自己从商人那里抢来了火把,于是他将火把点着,借着火把的亮光在洞中行走。火把给他的行走带来了方便,他能探清脚下的石块,能看清周围的石壁,因而他不会碰壁,不会被石块绊倒。但是,他走来走去,就是走不出这个洞。最终,他力竭而死。
商人失去了火把,没有照明,他在黑暗中摸索行走得十分艰辛,他不时碰壁,不时被石块绊倒,跌得鼻青脸肿。但是,正因为他置身于一片黑暗之中,所以他的眼睛能够敏锐地感受到洞口透进来的微光,他迎着这缕微光摸索爬行,最终逃离了山洞。身处黑暗的人,磕磕绊绊,却最终走向了成功。眼前光明一片,却让人迷失了前进的方向,终生与成功无缘。关键不在于是否拥有火把,而在于持火把前进中的人的态度、信念与思维方式。
人生在世,绝不可能事事如愿,挫折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频繁遇到的情境。当遇到挫折的时候,要接受挫折的存在,美国著名成功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我们这一代人的最大发现是人能改变心态,从而改变自己的一生。”因此,无论遇到了什么令人失望的事情,也不必灰心丧气,而是应该想办法解决问题,超越挫折所带来的各种负性情绪和心理冲击。
6.适当地做做美梦
当生活的节奏慢下来或心中的焦虑情绪淤积时,部队官兵可以尝试着调节一下心理活动的节奏,偶尔做做白日梦,想想自己尚未达成的愿望,一幅积极的生活图景可以分解我们的焦虑情绪和压力感,暂时转移注意力。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增强自信,重新鼓起奋斗的勇气。
(三)情绪方面的调适
1.注重健全人格特征功能的发挥,控制冲动
人格(个性)是一个人在长期的生活经历中所形成的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包含性格、气质、能力、兴趣、爱好等要素,是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影响人的外显与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也是影响人的身心健康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健全人格特征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和功能是促进个体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也是心理健康的集中表现。当负性情绪出现时,人很容易陷于一时冲动,要认识到“冲动”仅仅是一种激情,有时还会铸成大错,酿成对自己不利,甚至危及家人或他人的生命、安全的后果,因此要尽量理性地加以控制。
2.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及时缓解负性情绪
生活是无常的,人们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环境变化、社会变化、经济生活变化、文化潮流变化以及个人的愿望与现实之间的落差……,从而感受到痛苦、哀伤、沮丧、绝望、紧张、焦虑、抑郁、苦闷等强烈的情绪反应。此时应该尽快冷静下来,及时分析情况,理性行事,学会用宽容和善意来治愈心理创伤,缓解心理压力。
3.理智看待公平,保持知足与不知足之间的平衡
公平永远是一个相对的定论,没有绝对的公平。每个人的社会角色和处境不同,对事物的看法和评价自然会有差别,在对事物的解释和评价过程中带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倾向也是极其正常的。所以,必须用发展的、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理智地看待公平与不公平。
4.正视适当地倾诉和宣泄
倾诉是一种感情宣泄,也是一种调节自我心理的有效方法,适当的倾诉有利于心理健康。“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有八九”,遇到烦恼、苦闷、气愤时,如果长时间不宣泄,而将这些不良情绪都积压在心里,久而久之就会损害自己的心身健康。因此,部队官兵都应该学会倾诉,敞开封闭的心扉,将压抑在心头的愤懑、痛苦乃至委屈都痛快地倾诉出来,在获得别人理解的同时,消除心头上的阴影,重新获得心理上的平衡。
(四)心理防御方面的调适
“心理防御机制”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基本概念之一,是指个体处于挫折与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对自己的心理具有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恢复情绪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是人心理活动的一种应激状态。其中,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为良性心理防御机制,反之,就是不良心理防御机制。
1.运用“利他”的心理防御机制
运用“利他”的心理防御机制即通过建设性地为他人服务使自己从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双赢”。当你用诚心、爱心去关爱别人,同时又不损人利己,在这种情况下,人的心灵是净化的,心理也就不会有负担,所有的内心矛盾、冲突和痛苦就会被化解掉。
2.运用“补偿”的心理防御机制
运用“补偿”的心理防御机制指当个体因为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而使自己的目的不能达成时,选择改以其他方式来弥补这些缺陷,以减轻其焦虑,建立其自尊心。补偿可以分为消极性的补偿与积极性的补偿。消极性的补偿是指个体使用的弥补缺陷的方法对个体本身没有带来帮助,有时甚至还会带来更大的伤害。所谓积极性的补偿是指用适宜的方法来弥补缺陷,如果一个目标没能实现,就用其他目标来加以弥补,“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即是积极补偿的例证。
3.运用“压制”的心理防御机制
压制,不同于我们常说的“压抑”,它并不否定人的欲望和自主状态。当意识中出现想解决矛盾和冲突的冲动时,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人们有时会选择在意识或潜意识中暂且压制这种冲动,延迟行动。例如,当有让人愤怒的事情发生时,如果不压制可能就会导致大爆发,还有可能引起拳脚相加,而能够压制得当的话,可以避免一时的混乱与麻烦,等心态稍微平静下来以后再去思考问题的解决。
4.运用“合理化”的心理防御机制
运用“合理化”的心理防御机制即为自己找借口。个人遭受挫折、或无法达到所追求的目标以及行为表现不符合社会规范时,会下意识地给自己找一些有利的理由来进行解释。虽然这些解释并不常常都是正确的,甚至在第三者看来是不客观或不合逻辑的,但本人却“坚信”这些理由,其实就是用一种能为自己所接受的理由来替代真实的理由,以避免精神上的苦恼,平衡自己失衡的心理。
5.运用“幽默”的心理防御机制
幽默的力量
德国著名诗人歌德在公园散步,走到一条小路上,巧遇一位尖锐批评自己作品的评论家。“我从不给笨蛋让路。”评论家傲慢地说。“我正好相反。”歌德笑到,并让出路来。
脾气暴躁的夫人
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位脾气暴躁的夫人。有一次,当他在跟一群学生谈论学术问题时,听到叫骂声,随着他夫人担一桶水来,往他身上一泼,弄得人全身都湿透了,在场的人都很尴尬。可是苏格拉底只是一笑,说:“我早知道,打雷之后,一定会下雨。”本来很难为情的场合,经此幽默,事情也化解了。
幽默不是回避问题,也不是插科打诨。弗洛伊德认为,通过幽默,可以使敌人变小、变弱,变得可鄙、可笑,将以一种迂回的方式获得愉快并战胜他。幽默会使人更具吸引力。幽默也是一种积极的精神防御机制的形式,是较高级的适应方法之一。当一个人遇到挫折时,常可以幽默来化解困境,维持自己的心理平稳。
【思考与练习题】
1.简述消防官兵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2.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科学地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