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问题任务性的创设。首先,在基于任务性问题的创设过程中,一方面教师需注重对课标和教材的分析研究,把理论与实际、课堂与社会、学习与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有机地把完成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合二为一,这是创设有效任务性问题的前提。其次,需注重对学情的分析。思想品德教育的落脚点在践行,通过对学生身心的了解,有效地设计问题的任务性,努力让思想品德教育可为。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任务性的同时,选准载体、精心策划,更加注重学生践行、吸引参与、知行合一,这是创设有效任务性问题的基础。此外,任务性的问题创设还要与问题情境的创设紧密联系起来,让问题情境始终贯穿于任务驱动的全过程,尤其是要让任务的产生基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基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让不同类型、范围的任务设计都能真正反映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
以讲授思想品德七年级教材(上海版)“我们生活的社区”内容为例。这堂课的主题为“我们浦东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旨在让每一个学生可为,并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让学生能从身边事物感受到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同时,将任务目标大而化小、小而化实,分解成具体可操作的问题项目,鼓励学生查找资料、实地了解、实践探究,于微深处见精神。例如,“浦东地名系列”旨在了解浦东地名的起源与变迁,及其背后蕴含的历史文化;“漫话浦东方言”旨在以方言讲历史,以方言讲文化;“浦东美食系列”旨在了解浦东经典美食的制作过程,探寻浦东饮食文化的独有特点,等等。笔者希望学生的独立思考与践行,以寻访根文化的实践探究活动激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与喜爱,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领悟上海民俗文化独有的特点与精华,进而为拓展学生的综合素养与人文积淀提供可能。正如事后一些学生所说,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颠覆了思想品德课在他们脑海里的乏味印象。也有一些学生反映,尽管课上一些内容没有告诉他们标准答案,但却激励他们去思考、去尝试、去探究。通过此例,笔者认为教师在思考问题任务性的同时,须与学生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需求相融合,将思想品德课作为价值引领的高地,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使获得知识与技能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有机地融合,发挥其引导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功能。(www.daowen.com)
你对思想品德课感兴趣吗?你喜欢“问题驱动”上课方式吗?笔者连续两年(2016年、2017年)对本校四个年级部分初中学生的调研显示,经过近年的思想品德课的教改,“喜欢”和“比较喜欢”思想品德课的学生占82.6%,“很不喜欢”的学生由8.6%下降到3.2%。调查显示,教学方法是学生是否喜欢思想品德课的主要原因。基于实践与思考,笔者认为,“问题驱动”学习是落实思想品德课“以学生为本”,体现以“行为引导”为导向,体现以“实践活动”为突破口课程理念的重要方法。把握问题创设的策略,即把握问题驱动学习核心,有利于让学习内容融入实际、融入社会,有利于培养学生深度思考、深度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堂思想品德课是不是有效,不在于教师教多少,而是需要更加关注学生有没有收获和发展,有没有解答学生心头的疑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