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瑛
根据上海市2014年首次发布的《上海市中学生思想政治课认同度调查报告》显示,该报告试图解析中学生在思想认识、价值认同等方面的现状及变化趋势。其中,2000年调查显示,“喜欢”和“比较喜欢”上思想政治课的学生占40.0%,2014年这一数字为49.3%;“很不喜欢”的学生群体由9.7%下降至4.5%。其中,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学生是否喜欢上思想政治课的主要因素。尤其值得关注的是2000年被调查学生中,认为思想政治课讲的“道理与现实有一定差距”和“道理脱离现实生活”的学生比例总和25.2%,而这一比例在2014年达55.3%。正如“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政治学科主持人、特级教师方培君所认为的,作为引领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政治课,在当前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分析课程标准、学习内容、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加工,并转化成一个个教学问题,重视了解学生思想的实际需求。通过设置有效的问题,启发学生深层思维,提升学生辩证看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助力更多的青少年面对社会多元渠道信息抉择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作为一门对学生实施公民品德教育和公民意识教育的基础课程,思想品德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可能比其他学科要多得多。原因在于,一是学生难以教育。如今的初中生基本都是“00后”,他们知识面广,思想活跃,自我意识强,认识取向多元化。与此同时,一些学生看问题比较片面,认识比较偏颇,甚至对事物的看法可能极端。二是学生需求难以满足。目前,中学生的价值取向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而更趋多元、自主,同时也出现一定的个人本位、功利化的倾向,而教学内容却时常出现难以满足学生实际的思想需求,忽视引导学生辩证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课堂氛围难以活泼。为了防止“一放就乱”的课堂倾向,一些教师对问题的设计、讨论往往事先进行预设,而这样的课堂往往不利于学生个性思想问题的流露,忽视学生成长中所需要的核心素养,进而使这些问题不能触及学生的心灵,造成课堂教学针对性、有效性的缺失。(www.daowen.com)
如何破解这些难以解决的问题?经过近几年的探究与实践,笔者认为,思想品德课要让学生入耳、入脑、入心,其最基本的要义是教师要到第一线去了解当代学生的思想实际,捕捉社会生活热点问题,让学习内容融入实际、融入社会、贴近学生,思考当前学生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核心要素。同时,以问题为导向,有效设计问题链,启发学生层层思考,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并给予足够的时空进行尝试、操练;在反馈环节,对学生提出的各种质疑、解释,形成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研讨交流,引领学生深度思考、深度学习,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笔者在近年来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围绕“问题驱动”实施了一系列实践与探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