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利货币就像自然界的水一样,既是生态体不可或缺的物质,又会形成灾害,危及经济运行。以资本要素形态存在的赢利货币Ⅰ和赢利货币Ⅱ,在执行价值规律的调节职能时,由于多重原因存在,会带来许多裨益,也会引发一定程度上的运行风险。
1.周期性生产过剩危机与滞涨
形成生产过剩的原因,是资本逐利的扩张性,与市场需求的相对狭小之间的冲突。从表面上观察,也就是用于生产供应的赢利货币较多,而用于需求消费的交换货币相对较少。所以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只要改变分配机制,扩大了支付能力,提高市场需求,就可以消除冲突。于是便提出给劳动者涨工资;提高社会福利;增加社会救助和转移支付等各项对策。可是多年来,世界资本主义福利制度的实行,并没有解决经济衰退问题,反而带来“滞涨”“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等新型风险。其中“滞涨”表现为:“交换货币”过多,引发通货膨胀;“赢利货币”无法盈利,丧失了资源调配机能。交换货币与赢利货币的各自数量和它们之间的比例,是有规律可循的,二者之间的比例与特定的产出能力和需求结构相一致,是一种内在的有机的关系,它与创新活动相关联,不是完全靠外在力量,通过简单地调整货币供应量就可以解决。关键是要建立一个能保障赢利货币在追逐利润的过程中发挥其资源配置职能的合理机制。
2.经营垄断弱化了赢利货币的资源配置机能
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上,强者更强,胜者通吃,容易发展成垄断性经营。如果再通过金融市场上的规模化融资,更易形成大型企业,从而加速产生垄断性经营。当竞争者数量减少,企业规模过于庞大,行业门槛过高,价格被垄断者控制住,赢利货币Ⅰ和Ⅱ这种因追求利润而形成的自动配置资源机制,就难以发生作用了,无法实现其对经济运行的调节功能。所以,维护有序竞争,扶持微型和小型企业,降低准入门槛,保护市场运行机制,应该是执政者的长期目标。
3.政府的行为阻碍了赢利货币的资源配置活动(www.daowen.com)
赢利货币以追逐利润和回报为原则,来发挥对经济体的调节作用。所以实践中,必须在公开竞争的基础上,保证投资和借贷资金的回报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促进赢利货币向着调节经济活动和配置生态资源的正向有效方向运行。反之亦然,如果不遵循获利回报这一价值取向,就会产生无效配置甚至是逆向配置资源的后果,危害经济运行,乃至危害整个社会。
政府机构和组织往往喜欢超越自身的定位,直接干预经济活动。这种行为方式会阻碍资源配置活动,甚至完全毁坏赢利货币的机能。中国许多地方官员“闻风而动”,不顾市场状况,不管出资人的利益,不遵循投资要取得利润回报、借贷资本要本利双双返还的规则,盲目上马各种投资项目,大搞重复建设。许多中国的大型国有企业也存在着类似情况。企业管理人员一味要进行“设备升级换代”,宁愿耽误了市场机遇,也要上项目,而且专门买价格昂贵的设备,不以企业赢利为取向,只顾“实现个人价值”。还有一个例子,中国金融主管机构于2009年初,迫使商业银行不顾市场实际需要,大规模释放贷款,形成大量坏账或潜在性坏账。期间,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这些贷款,又转移到投资交易市场,炒高了房地产价格、股票和大宗产品价格,直接引发了通货膨胀。这种由政府主导的经济运行方式,无视赢利货币作用机制,违背客观规律,将贻害无穷。
此外,资源负向调配的现象,已经从经济建设领域蔓延到公共关系领域,渗透到政府的管理体制当中去。美国的大型企业和财团通过资助选举和国会院外公共活动的方式,为自身牟取利益的状况就很普遍。中国的企业和利益团体们也不落后,通过对政府部门、党务部门和司法部门的“公关”行为,牟取其在市场上竞争所获不到的好处。社会上把这种因政府行为导致的资源负向配置关系,称之为“腐败”。客观地说,社会不必单纯指责这些官员的道德品行,必须要改变官场生态,改变这种用行政方式替代赢利货币运行机制的方式,从制度上、体制上、机制上,根本改变游戏规则,从而克服负向或无效调配资源的状况,使“资本要素”能够真正地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增量货币的入口
顺便要指出,增量货币发行从赢利货币Ⅰ和Ⅱ注入市场,相对比较安全。如果能维护充分竞争环境,赢利货币Ⅰ和Ⅱ应该是价值规律最好的作用介质和实现方式。赢利货币Ⅰ和Ⅱ在运行中要转化为交换货币,获得销售进项后才能支付要素的收入。要素获取收入后就可以继续用来消费或投资,实现货币循环。如果企业经营不善,无法产生回报,因而就无法由交换货币再转化为赢利货币Ⅰ和Ⅱ。此种情形发生后,虽然在微观上投资人损失了投资,但从宏观上看,只是部分赢利货币Ⅰ和Ⅱ转为交换货币,经济总量并没有变化,资源配置机制仍然健全。所以,国家鼓励人们自己创业,用优惠政策扶持微型和小型企业,既解决了就业问题,也有利于市场调节机制发挥作用,于社会整体是有益而无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