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家经济体的发展策略:关键要点与最新策略

国家经济体的发展策略:关键要点与最新策略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世界上各个国家都会根据各国国情,以及该国处于历史发展中的特定阶段,提出适应于本国和本届政府的国家发展策略。国家生态体讲究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维持整体平衡,有序地发展和进步。从经济学理论上讲,中国社会目前处于由工业化向信息化,向生物技术化社会迅速发展的经济阶段上,与一百多年前的西方社会工业化发展状况相距甚远,中国也不可完全照搬西方历史上的经验。“以无事取天下”是一种战略策略,应该秉持。

国家经济体的发展策略:关键要点与最新策略

世界上各个国家都会根据各国国情,以及该国处于历史发展中的特定阶段,提出适应于本国和本届政府的国家发展策略。

老子提出了一个原理,可供参考和讨论。《道德经》中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1]意思是说:用正道来治理国家,用奇妙的战术对外用兵,用清静无为的策略来掌握天下。

国家生态体讲究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维持整体平衡,有序地发展和进步。而国家生物体则要审时度势,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知道竞争对手的长处和短处,然后出奇制胜,取得竞争中的优势地位。所以,生态体以“平衡”为目的,生物体以“赢胜”为目标。

“以无事取天下”既是一种策略,也是一个方针,与我们主张的政府对市场经济要“顺应引导,少加干预”,也有暗合之处。

例如有关中国要“推进城镇化建设”一事,就要十分慎重,不要去刻意作为。目前中国的一些地方政府,要把农村自然村和行政村拆除,将农民集中到小型城镇的楼房单元房中居住,相对远离了自家的农田,或者完全丧失了土地和宅基地。从理论上讲,一些政策制定人认为,随着工业化发展,农村人口必然流进城市,所以政府应该去推动,让农业人口加速转化成城镇人口。从实践上看,地方政府认为城镇化建设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一个好途径;房地产开发商认为城镇化建设是商业住宅地产开发的一个好机会。基于利益驱动,地方政府和开发商不惜采用各种办法,对农民“劝导”“利诱”“威吓”“使用暴力”“政府强制”,以及“法律强制”,连刚刚进城上中等专业学校、上大学的孩子也不放过,要求农民放弃自己的宅基地和承包土地。这种“城镇化建设”和“推进”方式,在政治上很危险。它会造成大量无土地、无住房、无工作的农民,成为新型城市贫民。它偏离了中国共产党“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执政方针。从经济学理论上讲,中国社会目前处于由工业化向信息化,向生物技术化社会迅速发展的经济阶段上,与一百多年前的西方社会工业化发展状况相距甚远,中国也不可完全照搬西方历史上的经验。

工业化社会的特点是,“集中”“效率”和“标准化”。而信息化社会的特点是,“分散”“活力”和“个性化”。从工作方式上看,工业化社会要求工人和专业人员集中起来,按着分工要求,一天工作八小时,每周工作四十多小时。工业化采用标准作业方式和自动化流程工作程序,效率大大提高,产品也尽可能统一标准,便于生产和质量控制。工业化生产方式从工厂延伸到餐厅,西式快餐连锁店就是典型的工业化产物。而在信息化社会中,人们的工作方式已经大大改进,不必非集中在一起工作。用信息网络将工作人员连接起来,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硬性规定上班和下班的作业时间,由个人灵活掌握。所以人们反而主动延长工作时间,一天工作十几小时,周末不休息也司空见惯。信息社会讲究“个性化服务”,根据消费者或客户的特定需要,专门配制或制造产品,通过上门配送的方式,实现以订单为龙头,再由储运、制造和采购共同组成的一条龙服务体系,彻底改变了以采购为龙头,标准化制造,然后想法设法地去推销产品的工业化经营方式。

中国农村正面临着信息化和生物技术化的发展机遇。农民利用近海和沿海岸的海水养殖方式,大量生产海产品,改变了单纯捕捞的传统作业方式。各种养殖业在内陆地区快速发展,其中也包括了内湖、内河和水塘中的水产养殖业。温室大棚已经向工厂化、生物技术化方向转变。这些新型农业和养殖业,往往需要人们住在工作场所,一天二十四小时进行监护。所以,新兴产业和生产方式,对那种八小时工作制,上班来,下班走的传统工作方式也产生了冲击。农民利用自身的宅地和设施,从事各种新兴产业,具有成本低、灵活性高、失败承受力强等优势,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形成新的城乡一体化格局。中国农村潜力无穷,只要接通互联网,具有基础物流条件,农村应是新兴产业策源地之一。(www.daowen.com)

从上述信息化和生物技术化发展进程看,中国广大农村、农业、农民具有后发优势,更适合新的生产方式。目前西方社会已将居民吸引到城市,而又无法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社会福利,引发工人大罢工、市民大游行和无业居民的流窜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状况了。所以,推进城镇化建设一定要慎之又慎,千万不要舍自己的优势,取他人的劣势,反其“道”而行之。

从以上一个例子,我们就可以体会“以无事取天下”策略的涵义。从执政者的角度,希望有所作为可以理解,但注意不要让那些特殊利益团体利用了,造成逆向效应,把农民能够利用承包土地和宅前屋后的条件,发展生产,安居乐业的国家“正生态资源”,变为无地、无业、“无事生非”的国家“负生态资源”。

中国历史上,实行工业上的“大跃进”,兴土法上马大炼钢铁;推行农村中的“人民公社”,虚报亩产万斤粮食造奇闻。这些都是由当时的政府官员们刻意“作为”出来的,伴随着全国范围内的“三年灾害”,终于产生了严重的问题,给人民的生命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这种惨痛教训,不能不引以为戒。

在国际政治中,这种过度作为,反受其害的例子也很多。美国发动越南战争、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从主观计划上看,这些战争是一种很容易成功,又可获取大量回报的“好事”。例如控制了伊拉克,就可以控制石油,从而控制中东和世界。但实际结果却截然相反。美国发动的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成就了日本;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使他国受益。所以,采用韬晦之计,清静无为,或无所为而为之的国际政治策略,反而成为更高明的策略。

“以正治国”是一个客观规律,必须遵守。“以奇用兵”,知己知彼而能取胜,是一种智慧。“以无事取天下”是一种战略策略,应该秉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