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大力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我国政府一直重视民间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早在1999年就有相关政策,《关于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科发政字〔1999〕312号)指出,兴办民营科技企业是我国科技人员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重大创举。2001年年末,原国家计委出台《国家计委关于促进和引导民间投资的若干意见》,指出“尚处于创业阶段的民间投资者可以给予一定的减免税支持;各级政府应积极创造条件,通过财政贴息、设立担保基金和投资补贴等形式,引导民间资本投向高新技术”。这些文件给出了政策框架,但没有具体的扶持措施。1999年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仅国家财政拨款每年就达几十亿,地方还有相应配套,每年为几千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了无偿资助和贴息支持。小企业单个项目资助在100万~200万元,中型企业单个项目资助达到200万~400万元。这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特别是初创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有力的支持,撬动了大量民间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200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首部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主题的中央政府文件,对民间资本、民营企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中提出,“支持非公有资本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科研开发机构”“支持发展非公有制科技创新企业,鼓励其加大科技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力度,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紧接着,《反垄断法》和《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的相继面世,为民营资本进入科技型行业扫清了制度上的障碍。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为了促进经济尽快转型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务院提出推动民营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加快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鼓励政策。配合这一政策,同年,科技部联合一行三会,发布《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实施方案》,提出要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自主创新,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同时,还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国防科技工业领域,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重组联合和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推动民营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以上政策尽管都有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但是真正提出专项政策的是科技部于2012年6月下达的《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意见的通知》,该文件从加大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增强民营企业持续创新能力、拓宽民间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的渠道、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创新创业的发展环境等四个方面分十九条提出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的意见。这份文件为全面实施民间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扫清了障碍,提供了制度保证,且具有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2)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民间资本具有创新基础。一方面,国家出台政策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企业意识到自主创新对企业战略发展的重要意义,加快了自主创新的步伐,向科技创新投入的资金增长较快。从科研经费来源看,2003年R&D内部经费来源中,企业投入925亿元,在2004年突破1000亿元大关,2006年再破2000亿元关口,2008—2013年分别突破3000亿元、4000亿元、5000亿元、6000亿元、7000亿元和8000亿元大关。2013年达到了8837.7亿元,是2003年的9倍多。同时期,政府R&D内部经费投入从460亿元增长到2500亿元,2017年的投入是2007年的5.4倍。政府资金占R&D内部经费的比例从2003年的29.9%降到了2017年的21.1%。企业R&D内部经费投入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政府投入的增长速度。这些都显示了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确立。再从科研经费支出执行部门看,2000年以前,我国R&D活动相对集中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大中型工业企业。近年来,我国R&D活动的主体结构已经开始发生改变,企业支出的R&D内部经费占全国R&D经费内部支出的比重逐年上升,1996年超过研究与开发机构居首位,2000年达到60%,随后进一步提升,到2017年的76.6%。而研究机构的R&D经费内部支出从1995的42%下降到2017年的15%,高等院校从百分之十几降到了个位数,且后两者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这说明,企业已成为我国R&D活动的主体。再从创新成果看,1995年企业发明专利授权数仅为205件,低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发明专利授权数,但是到了2017年,企业发明专利授权达到79439件,而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分别为33309件、12284件,企业发明专利授权数是大专院校的两倍多,是科研单位的六倍多。而在实用新型授权数方面企业更是遥遥领先,2017年130多万件,是大专院校的10多倍,是科研单位的40倍。前面已经分析,在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中,非国有投资已超过60%,数据表明中小工业企业R&D内部经费支出占工业企业R&D内部经费总支出的40.7%,说明民间资本成为科技创新资金的主要来源。(www.daowen.com)
(3)科技创新的高收益性符合民间资本的逐利性。受出口疲软、劳工成本上升、房租上涨、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民营实体经济受到了重创,出现了“产业空心化”现象。而那些将资金投资到矿产、棉花、股市、能源的民间资本投资也纷纷失败。在传统产业利润空间受挤压、投资到处碰壁失利的状态下,在我国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背景下,民间资本已深刻意识到只有创新才能发展。据了解,温州的民间资本已经在自发地尝试产业投资基金,目前在温州本土从事PE投资的企业有首华创投、东海创投、通泰、恒生资产、温商创投等;温州以外地区创办的PE投资公司也有数十家。这些PE机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温州传统大型民营企业,他们在积极寻求出路,突破原有的投资模式和发展模式。民间资本不愿意进入科技创新领域,主要基于风险的考虑,而科技创新的高收益性对民间资本还是很有吸引力的。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比2016年增长13.2%;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为7233.7亿元,比2016年增长16.9%。高新技术企业利润增长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7%。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1个行业主营活动利润比2016年增长,9个行业主营活动利润比2016年减少。主营活动利润减少的行业主要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采选业、纺织服装和服饰业、酒和饮料及精制茶制造业,利润同比分别下降了44.1%、21.4%、13.7%、17.8、5.1%、3.8%、1.7%。主营活动利润下降最快的主要是资源开采类,其次是纺织服装业,这些传统产业经不起国内外激烈竞争的冲击。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计算机和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高新技术行业主营活动利润率都有相当不错的增长。
民间资本的逐利性是资本的本性,不可消除,但可以利用。民间资本要想取得长远发展,只有走创新之路。华为、联想、阿里巴巴等民营科技型企业已成为行业的领头羊,对民间资本和创业者起了示范作用,特别是阿里巴巴,从注册电子商务企业数剧增就反映了这一点。大学生们崇拜的李开复、俞敏洪、徐小平等著名的企业精英加入天使投资队伍,吸引了大批创业者,在经济陷入困境的时期,掀起了一股科技创业热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