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民间资本介入金融市场的背景分析

民间资本介入金融市场的背景分析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将产生何种作用,长久以来都是颇具争议的话题。上述争议主要体现在已有的研究文献和相关结论中,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带来的积极和消极作用同时存在。

民间资本介入金融市场的背景分析

改革开放40年以来,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经济持续增长,创造了数量庞大的社会财富,累积了规模宏大的民间资本。民间资本是指居民、农户以及民营企业所持有的资本,是除国有资本、外商资本之外,主要运用于民营经济、个体经济及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私人资本的总和。民间资本包括最终所有权归属于民间自然人、民营经济主体(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的资本以及现代股份制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中直接或间接归属于民间自然人、民营经济主体的资本。也就是说,民间资本的界定标准主要在于权属主体,这是区分民间资本与国有资本、外商资本的判定条件。根据西安交通大学李富有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基金重大项目研究课题组运用大型调研与统计数据测度的结果可知,2017年全国民间资本超过50万亿元。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对民间资本的需求欲望特别强烈,需要和非常需要民间资本的企业占到80%以上。民间资本建立在民间信用基础上,发展初期依靠乡规民俗、道德规范约束,长久以来凭借特殊的供求关系、交易机制、发展态势等,民间资本与民营经济之间形成了天然的、复杂的体制姻缘。尤其是2016年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和发展领域进入新常态时期,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状态。新常态时期,经济发展动力由要素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中小企业在推动技术进步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技术的创新与进步又使中小企业面临更大的资金需求。现实矛盾则是民间资本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两多两难”现象,即民间资金多,但投资难;小微企业多,但融资难。长期以来,民间资本对于完善金融结构体系、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由于市场准入方面的限制,数目庞大的民间资本无法进入很多投资领域。因此,一方面资金短缺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巨额民间资本被束之高阁。

近年来,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健康发展的政策及意见陆续出台。2016年国务院提出营造良好公平的竞争环境,调动民间资本投资的积极性,激发民间投资潜力和创新活力。因此,国务院及其各职能部门关于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实体经济领域的相关政策及意见逐渐付诸实施,为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在民间资本日益成为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不断发挥其在投资领域比较优势的态势之下,我们需要探讨一个关键问题: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究竟会发挥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将产生何种作用,长久以来都是颇具争议的话题。有些学者认为,民间资本内生于非国有经济,作为传统金融体系的重要补充,民间资本和非国有经济有着天然的体制姻缘,对于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调整经济结构和发展地方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民间资本发起设立的民营银行也有助于激励和促进经营绩效的提高。但也有反对者指出,由于民间资本固有的资金分散、整体规模大,但个体规模小、利率高及不易监管等特点或将为金融机构带来道德风险信用风险。上述争议主要体现在已有的研究文献和相关结论中,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带来的积极和消极作用同时存在。不少学者从社会经济发展、政府监管和制度环境等视角分析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利或弊。那么,除上述研究角度外,从细分领域解释民间资本进入城市商业银行能够产生怎样的作用便是本书研究的关键问题,即民间资本对中国城市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如何?这种影响随着民间资本进入程度的逐步提升是保持不变还是会在某一水平(阈值效应)发生方向性转变?随着民间资本进入城市商业银行的准入政策不断放宽,客观地分析民间资本对中国城市商业银行效率的可能影响,并对民间资本进入水平的适度性做出理论评价,对于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政策制定和有效途径就显得极为重要。从长远来看,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关键在于对民间资本进入产生积极效应抑或是消极效应的考察和判断,从城市商业银行的细分领域解释民间资本进入水平的适度性问题,有助于补充和推动相关领域的经验研究,为政府引导和规范民间资本进入城市商业银行提供理论依据。(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