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提升PPP与民间资本的融合度介绍

提升PPP与民间资本的融合度介绍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强化政策保障与信用约束机制,降低和消除民间资本进入PPP项目的顾虑。为此,要整合目前分散的PPP有关规定,出台具有权威性的PPP立法。通过法制化和规范化管理,使PPP项目的产权和利益归属问题得到有效保障。强化市场竞争机制、拓宽资本进入渠道、完善资本退出方式是提高PPP项目民间资本参与度的重要手段。对于固定分配型PPP项目,私人部门以项目投资额为基础,获得合作协议规定的固定投资回报,政府部门承担运营风险。

提升PPP与民间资本的融合度介绍

面对民间资本进入PPP项目的诸多障碍,要从问题本源出发,围绕PPP模式中合作、契约、共赢的核心要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政策约束机制、市场竞争机制、风险分担机制和收益分配机制等方面的综合配套改革,平衡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激发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的内在动力,引导民间资本选择性进入,实现PPP模式的有序发展。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提出对策建议:

(1)完善政策保障机制。PPP项目参与方的有效合作需要通过缔结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来完成,良好的政策法律环境是PPP模式推广应用的重要保障。为此,第一,要明确政府角色定位。在PPP项目的不同阶段,政府承担着不同的角色与职能,政府需要在裁判员和运动员的双重角色中进行调整,既要严格遵守与合作方签订的契约,又要加强对项目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第二,要保证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强化政策保障与信用约束机制,降低和消除民间资本进入PPP项目的顾虑。在不断完善PPP模式“规范+配套政策+操作指引”框架体系的同时,还要严格约束政府部门的失信行为,明确项目主管部门的职责和责任,保障PPP政策的持续性与主管部门的稳定性。第三,要明晰权责边界。相比于投资回报和项目风险,明确的权责界定对吸引私人部门参与PPP项目更加重要。为此,要整合目前分散的PPP有关规定,出台具有权威性的PPP立法。通过法制化和规范化管理,使PPP项目的产权和利益归属问题得到有效保障。

(2)优化民间资本进入和退出渠道。强化市场竞争机制、拓宽资本进入渠道、完善资本退出方式是提高PPP项目民间资本参与度的重要手段。为此,第一,要创新PPP项目融资方式。坚持政府和市场相结合、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相结合,推动保险公司、社保基金等多元化社会资本与专业机构投资人合作,建立PPP产业投资基金、PPP专项基金等,构建民间资本管理体系。第二,要激励民营企业不断提高项目参与能力。引导民营企业根据项目的类别与层次,组建专业运营团队,不断改进工程管理和服务水平;尽早介入PPP项目前期工作,紧扣项目主题和核心利益进行谈判,提高签约成功率;推动技术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管理水平佳的民营企业通过“抱团”“借势”等方式,以联合体的形式进入PPP项目建设和服务领域。第三,要完善民间资本的退出方式。依托各地日益成熟的产权交易市场和股权交易市场,推动PPP项目与资本市场的深入融合与对接,通过资产证券化、股权转让等方式,提升PPP项目的市场价值,提升项目的收益变现能力,为民间资本提供规范化、多元化、市场化的退出机制。(www.daowen.com)

(3)健全风险评估和分担机制。PPP项目存在相互交织的各种风险,其成功运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风险进行有效辨识,并建立起一套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将风险分配给最适宜承担的合作方。具体来说,第一,要准确评估项目风险。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是一种市场化投资行为,准确的风险评估是PPP项目风险管控的重要前提。要深入理解项目风险结构,确识别分析出各类风险属性,根据项目行业类别、所属阶段、风险层次等,灵活选用一种或者多种风险分析方法,计算出风险发生概率以及损失程度,测算总体风险大小,科学客观地进行风险评估,为后续的风险管控提供可靠的依据。第二,要合理分担项目风险。在PPP模式下,并非将项目的责任和风险全部转移给私人合作方,而是由参与各方共同承担责任、分担风险。其中的关键因素在于对风险的基本属性进行准确分析,并由最适宜的一方承担相应的项目风险。诸如政策风险、法律风险、社会风险适宜由政府部门承担;诸如在项目设计、建设施工、运营维护中存在的商业风险适宜由经验丰富的民营企业承担;诸如市场运营风险、项目融资风险防控等适宜由在数据运用、资源分享、风险评估和调查体系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的商业银行承担。

(4)建立平衡的收益分配机制。大力推广PPP模式是公共服务领域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助于增强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提高供给质量。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时遵循的是市场化原则,合理的投资收益是民间资金进入的最主要动力。因此,合作各方要合理评估掌握的资源和项目参与能力,以投入比例、风险分摊系数、项目参与度、激励因子等因素为基础,建立平衡的项目收益分配机制;坚持将契约精神作为决策和行动的内在逻辑,加强合作协议的分类定制与管理,通过合理缔约的实现使民间资本获得与风险承担相匹配的收益,寻求收益和风险的最优平衡点。对于固定分配型PPP项目,私人部门以项目投资额为基础,获得合作协议规定的固定投资回报,政府部门承担运营风险。这种收益分配机制需要综合考虑合作各方的风险转移意向、风险管理能力等因素,避免让政府部门背负不必要的财务负担。但政府部门也要严守商业诚信,认真履行承诺。对于产出分享型PPP项目,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按照合作协议共同分享项目总收益。在这种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合作模式下,收益分配机制要综合考虑项目的建设成本、运营费用、投资风险、投资收益率等因素,合理确定公共产品的市场价格,必要时启动补贴或价格调整机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