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民间资本参与PPP模式的现有难题及解决方案

民间资本参与PPP模式的现有难题及解决方案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伴随着PPP模式实际运行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民间资本在参与PPP项目中存在着诸多障碍和困境,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成为目前PPP合作模式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甚至有些地方在PPP项目准备时就明确优先考虑国有企业,使私有企业可望而不可即。

民间资本参与PPP模式的现有难题及解决方案

第一,当前我国面临着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政府仅凭自身的财力和能力去独立建设复杂的基础公共设施早已不再是最优的经济选择。在这种情况下,PPP合作模式开始重新被大众所熟悉,并逐渐被推广。从国外经验来看,PPP是发展公共基础设施的有效合作模式,可以实现公有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双赢,而目前我国社会资本占比中,民营资本超过半数,调动民间资本深度参与PPP合作将是促进其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我国正在全面深化改革,力求调动民间资本的积极性。由此可见,PPP模式可以是民间资本投资的重要渠道,民间资本也将是PPP模式发展的中坚力量。但伴随着PPP模式实际运行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民间资本在参与PPP项目中存在着诸多障碍和困境,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成为目前PPP合作模式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比如,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特许经营项目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大部分需要政府财政支付补贴企业。政府在招商引资时积极承诺,项目建设运营后不按合同支付,一些地方政府换届时还可能产生推诿责任现象,地方政府的支付违约将使企业难以支持而陷入困境,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容易遇到资金链断裂的危机。而在合作过程中,企业也常常因新规章文件出台导致项目成本增加,如果政府不分担新增成本,可能造成企业因无法盈利而违约。主体平等在政府与企业的合作中往往不能完全实现。

第二,政府与民间资本存在各自的利益诉求。在PPP的合作模式当中,政府和民间资本的目标不尽相同。政府部门希望通过PPP合作模式来提高公共服务建设的效率,其目的在于通过企业在资源、业务等方面的优势和政府的号召力形成互补,实现以小博大、减轻债务负担的目标。民营企业则更希望通过PPP的合作,以最小的成本收获最大的利益,同时获得良好的口碑。两者因为利益诉求的不同,在合作中很容易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一方面,政府有可能因市场舆论压力和成本的考虑,一味选择投标价格较低的企业,反而会导致一些规模较大、工作效率相对更高的企业因为报价更高的原因而被淘汰出市场;另一方面,也会存在一些民营企业在中标后出于成本的考虑而不顾建设质量,这也是目前“豆腐渣工程”形成的一大原因。此外,还有一些工程因签订合同进展缓慢导致双方不再合作。例如,2014年3月实施的“松花江流域水域污染”项目,就是由于流程烦琐导致签约工作缓慢,同时中方不愿提供主权担保,亚开行取消贷款,项目停滞。这些都是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各自的利益诉求不同导致的问题。(www.daowen.com)

第三,民间资本参与PPP存在着一定的政治约束。当前,在PPP模式的发展过程中,虽然政府明确强调在投资标准、融资渠道、财税政策、土地使用等方面做到一视同仁,但一些地方政府仍然对私有企业存在偏见,对于优质项目在招标时另设门槛,使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无法做到公平竞争。甚至有些地方在PPP项目准备时就明确优先考虑国有企业,使私有企业可望而不可即。同时,政府政策变化较为频繁,以及合同的执行环境不够透明会影响私企的盈利,民间资本无法预测这些政策风险。在PPP的模式中,政府方为主导,话语权较大,加上我国PPP较为系统的合作模式建立不久,很多方面都缺乏法律的统一规范,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可能有政策的变更,从而增加了法律风险,也增添了合作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并且由于PPP项目多涉及民生,这与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环境原因、服务质量以及对运营价格的反对等因素不可避免,影响着民间企业对项目投资的热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