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资本能否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发挥正能量,资金流向极为重要。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投资实体经济的资本收益率远低于投资金融资产的资本收益率,在逐利性驱使下,民间资本由产业投资向金融资本投资转移的迹象逐步显现。在这一过程中,有必要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
(1)提升企业家自身素质。在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民营企业家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首先就要不断提高企业家的自身素质,包括企业发展理念、社会责任性、人格魅力、市场敏感度、决策艺术、人才建设、工作态度等。基础设施属于公众产品,应符合大众的需求,保证人民群众的消费权益。民营企业要想实现长远的发展,企业家首先不要拘泥于陈旧的管理模式、局限于短期的投资行为、轻易开展多元化投资,而应该树立创新、进取、做大、做强、做久的企业发展理念。
(2)建立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通过建立合法的法人治理结构,避免企业家个人的主观随意决策,提高投资决策质量;尝试股份运作,可以通过与基础设施领域具有综合实力的大型国有企业进行股份联合投资,优化公司的股权结构,不仅可以消除民营企业在投资规模上的弊端,促进项目的投资建设进程,同样可以降低民营企业单独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风险。(www.daowen.com)
(3)行政审批公平化。在现有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政策环境下,科学界定政府行政管理部门、行业监管机构、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三者在行政审批上的职责分工、职能界限、权利安排和责任承担,明确和规范审批条件、过程和时限,公平、公正对待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领域项目的每一项支持性文件的审批过程,不区别对待、不随意添加额外的补充文件。
(4)强化服务功能。在民间资本进入基础领域的过程中,不断深化政府改革,加快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为民营投资者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首先,通过建立以促进政府部门与民间投资者紧密沟通与合作为目的的服务机构。尽快培养一批具有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专业知识队伍,为民营企业提供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建设、运营、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咨询和服务,提高民企管理者的素质,帮助他们解决在投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鼓励和调动民间投资者的积极性。同时,及时监督、了解民间投资者参与的基础设施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和质量,促进银行、财政、税务等部门与民营企业的沟通,维护消费者的权益,确保基础设施项目的社会效益。其次,不断增强政府向民营企业提供信息服务的能力。一方面,强化投资咨询机构,如会计、审计、法律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服务民营企业的意识,为民营企业及时提供项目管理中需要的决策信息,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另一方面,建立动态的基础设施项目库,为民间投资者提供项目建设规划、建设规模、在建阶段等基本信息,引导民间资本投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