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搬目连所具有的独特内容及其宗教性,决定了它演出程序的特殊性。目连戏的演出程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上演剧目的演出顺序,二是神事活动的穿插安排。从上演剧目安排来看,《梁传》在前,《黄巢》在后,《目连传》居其中,这个顺序是不能颠倒的,因为它们的内容是讲述目连的生前、在世和身后之事,在川剧中被称为前目连、正目连和后目连,其他剧目则可以灵活地进行安排,并无一定之规。只是《红鸾配》的演出大多是安排在《接刘氏》时进行,这似乎已经成为一条约定俗成的规矩。从神事活动的安排来说,也有一些虽不十分固定但大体一致的程序。比如开台时的灵官镇台、放五猖、捉寒林,《接刘氏》中的回车马仪式,打叉前的祭叉、游叉,挂郗氏幡、目连幡、摆焰口、放河灯等等,有的必须有,有的可省略,视情况而定。一般来说,这些演出程序都须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比如灵官镇台,必定是在开台第一天,因为它能镇压妖魔,消除秽气,起到保佑演出平安的作用。再如放五猖、捉寒林必须在演出之前,这些都是不可更改的仪式程序。打叉表演、游叉祭叉仪式也不可或缺,这是出于保境安民的需要。也有一些可以省略的仪式,比如演出前目连《梁传》之时,每当演至郗氏变蟒,舞台上要挂起郗氏幡;在《目连挂灯》一场中要挂目连幡,也是尽人皆知的演出习俗。但如果因为演出时间短,或者主办方财力不足,则可以省略,观众也不会有意见。
此外,目连戏中有一些特殊的演出场面和表演绝技,由于多为目连戏所独有,也成为搬目连中一种具有特色的演出习俗。失去这些特色,观众就会感到极大的不满足。比如打叉,虽然其他剧目中也偶尔有打叉的表演,但都没有目连戏的打叉那样精彩,且这种打叉的绝技融入惩恶的剧情之后,更具有一种不同凡响的震慑力,成为目连戏在表演上的一大特色,因而在四川乡间目连戏俗称为“打叉戏”。这种表演技巧进而演变为人们的一种看戏的习惯,如果不打叉,绝对不叫目连戏。哪怕是木偶戏搬目连,也必须打叉。正因为如此,打叉的技巧越来越精彩,内容也越来越丰富,观众的认同也越来越趋向一致,打叉也就成了目连戏演出必不可少的内容,并形成了独特的打叉规制。(www.daowen.com)
“打加官”又叫“跳加官”,是传统戏曲演出时进行的一种礼宾习俗,也是戏班出于应付场面或收取钱财的需要,在演出中临时插入一些礼仪性的程序。比如,在演出过程中,因某会首、老爷驾到或离场,正在演出的戏即可戛然而止,而吹奏迎送曲,或打加官以示隆重礼迎。加官戴纸壳面具,笑模笑样,手持一条幅进行一些简单欢乐的身段表演,条幅上书“福禄寿禧”“指日高升”之类的吉祥话语,以示祝福之意。如果会首给了赏钱,打加官结束之后,戏班管事便登台高声宣布,某某发赏银多少,然后继续演戏。当然这并不是每场戏都有,但只要有这样的机会,戏班的管事是不会放过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