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基于宗教性规制与习俗的解析

基于宗教性规制与习俗的解析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目连戏的演出规制和习俗中所显示出来的价值是多方面的,既有戏剧的也有宗教的,既有民俗的也有工艺的,我们应当珍惜这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一习俗流传至今。这实际上与佛教之本义已有较大距离。这正是佛教进入中国后,被中国的民俗所改造的结果。由于某地乡镇街市不清吉、出现灾害、瘟疫或意外事件而搬目连的情况更加普遍。由此也形成了一系列带宗教性的演出规制和习俗。

基于宗教性规制与习俗的解析

从目连戏的演出规制和习俗中所显示出来的价值是多方面的,既有戏剧的也有宗教的,既有民俗的也有工艺的,我们应当珍惜这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倡导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今天,对于这种曾在我国戏剧史上产生过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的文化现象,我们应报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研究。

目连戏的本事来源于《大藏经》中的《佛说盂兰盆经》,说的是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中号称“神通第一”“大慈大孝”的大目犍连地狱救母的故事:目连为报父母养育之恩,欲行引度之事,以法眼观世间,见其母于饿鬼道中,以饭飨之。未入其口即化为炭火。目连归问佛祖如何解救其母,答曰:汝母罪根深结,非人力所奈何。可于七月十五众僧自恣日,广造盂兰盆,施十万自恣僧,共度其母。目犍连如是行之,其母得救。这个故事的核心是宣传佛教因果报应的学说和佛法的威力。佛法不能违抗,违者必遭报应,这便是佛经故事的本义。这个佛经故事传入中国后,恰好与儒家文化之“忠孝”观念找到了契合点,由此传播越来越广,影响越来越大。早在北宋汴梁的勾栏瓦舍中,搬演《目连救母》杂剧的动因即已带上了中国的民俗色彩。阴历七月十五是传统的中元节,也是中国人祭神祀鬼之节日,四川民谚云“七月半,鬼乱串”,民间家家点香蜡、烧纸钱,追荐亡灵。这一习俗流传至今。北宋时期演出《目连救母》故事,其主旨也是顺应中国人的传统习俗,祭奠祖先亡灵、安抚孤魂野鬼。这实际上与佛教之本义已有较大距离。星云大师著《十大弟子传•目犍连》中曰:“奉劝举行盂兰盆会,这本是受益的目犍连利人的苦心,但现在每逢七月十五,把盂兰盆会误认为拜神祭鬼之日,真是辜负佛陀和目犍连的慈悲了。”这正是佛教进入中国后,被中国的民俗所改造的结果。

其后,特别是在于清代兴起的地方戏中,搬目连的时间已不限于七月十五的盂兰盆会。在四川大致有这样两种情况:一是在清明节前后,一是地方上不清静之时。由于某地乡镇街市不清吉、出现灾害、瘟疫或意外事件而搬目连的情况更加普遍。四川民众信仰,出现这类不吉利的现象,是因为有鬼魅作祟,需要驱灾除邪,或者是对游荡于阳世间的孤魂野鬼进行超度,使之各得其所,以免在人世间游荡滋事。而搬目连恰好能起到这样的作用。(www.daowen.com)

尽管目连戏的发展已经突破了佛经故事的规范,其性质和功能也在不断强化的中国化和地方化的过程中带上了鲜明的地域特色,但从总体上讲,其宗教性主旨仍然没有改变,祭神祀鬼、驱灾避邪始终是搬目连的主要功能。其演出目的中,固然不能排除娱乐的成分,然而勿庸置疑,处在首位的仍然是它的祭祀功能。在川剧搬目连过程中,穿插其中的宗教祭祀活动、梨园神事活动以及观众参与的民俗活动十分丰富,如灵官镇台、放五猖、捉寒林、打游台、回车马、祭叉、游叉、叫叉、捞水盆钱、摆焰口、放河灯等,在戏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可谓形式纷繁,内容庞杂,性质、内涵、目的各不相同,这些活动有些是从传统的演出形式中保留下来的,有的是在四川的长期流播中增添进去的,极为丰富,构成了川剧搬目连规模宏大、内容庞杂、形式丰富、多姿多彩的宗教、民俗、艺术复合型的文化形态。由此也形成了一系列带宗教性的演出规制和习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