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民俗信仰与连续剧: 第二节目详解

民俗信仰与连续剧: 第二节目详解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搬目连与民间信奉的这种交互作用,在四川的某些地方表现得尤为突出。至于当地人为什么对寒林如此崇敬,甚至把他视为鬼王供奉起来,而又要在搬目连时兴师动众地将他捉拿封禁起来,确与当地百姓的民俗信仰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从上述事例中可以看到,目连戏对四川一些民间信仰的形成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反之,这些民间信奉又不断地影响着目连戏的发展,这种双向作用的结果,便导致了四川搬目连奇特的宗教民俗文化现象。

民俗信仰与连续剧: 第二节目详解

在目连戏数百年来的流传过程中,一些地方形成了与之相关的独特的民间信奉,而这些民间信奉的流传又为搬目连染上了一层神秘而诱人的色彩,甚至影响着它在某些方面的发展走向。搬目连与民间信奉的这种交互作用,在四川的某些地方表现得尤为突出。

川北射洪县的青堤古镇,至今被人们称之为“目连故里”,过去镇口有石碑一块,上面镌刻着“唐圣僧目连故里”几个大字。立碑日期为清光绪二十八年。现在,此碑被乡民们视为珍宝,移至镇边顶顶庙中。在顶顶庙的右下方有一古墓,墓前立着三重墓碑,前一道碑中书“刘氏青堤之墓”,右书“唐圣僧目连之母”,左书立碑的国号年代。笔者曾于1992年专程前往射洪青堤镇考察此碑,据当地居民介绍,此墓始建于唐。由于字遗迹残缺,难以辨识,不复可考。据现存于顶顶庙中的一块清道光年间的木碑记载,目连故里的传说至少可以上溯到清代中叶。当地还有一种传说,曾经有一个戏班在此演出目连戏,扮演刘氏四娘的演员在演出打叉时不幸被打死,就地埋葬。从此,当地不再演出打叉戏。

射洪县青堤镇顶顶庙之刘氏青堤墓碑

随着年代的推移,刘氏青堤之墓的故事发生了衍化。镇上开始流传着目连一家的故事,并根据镇上的田园地貌、河堤小桥附会出了傅家府宅原址、川剧中《会缘桥赏贫》中的会缘桥等。当地居民谢德安还自己编印了一本小册子,讲述青堤镇傅相家族与目连的故事。他们对自己家乡出现过这样一位圣僧深信不疑。然而,只要我们对这个传说故事略加分析便不难发现,这些传说的故事框架和主要情节,多来自圣谕和川剧故事,而乡民们的贡献则在于不断把目连故事同当地的人文环境和地物风貌联系起来,并根据自己的想象对他们崇敬的人物进行美化修饰。他们为了证明青堤古镇确实出现过这样的圣人,愿意相信并继续编撰这个故事,并以此为准绳来规范乡民们的习俗和信仰。据当地居民的介绍,在民国早年,常有外地戏班到青堤镇演出目连戏,但是如果演出《打叉对号》(即刘氏四娘过十殿,在地狱中遭遇打叉酷刑)一折,乡民们便自动前往阻止,久而久之,青堤镇形成了不准演“打叉戏”的习俗。

如果说把目连圣僧、观音菩萨这样的神灵当作同乡以起到光宗耀祖的作用,那么,把寒林这样的鬼王认作同乡,则是令人难以解理的事。但这种事却在四川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在紧靠射洪、遂宁的三台县,传说是寒林发迹和葬身之地。三台县城边牛头山为旧时“官山”,即埋葬死人的山林之地,山下有一片空旷之地,清代曾是养马之所,当地人称马壕。自清光绪年间开始,每逢清明时节前后,就在靠近马壕的山坡上搭起戏台搬演目连大戏。年复一年,成为当地一大盛事。在马壕的另一边有一座寒林庙,据说过去庙中有一寒林塑像,年年香火不断,至“文革”时才被拆毁。(www.daowen.com)

寒林为佛教中人物,亦作“尸陁林”,在印度传说中是僧人的墓地。关于寒林的故事大约在汉代传入中国,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而在民间流行起来。这一传说在巴蜀大地发生了进一步衍化,四川民间相传寒林为鬼王,象征着走霉运或不吉利,地方不清净与寒林作祟有关,以邪神五猖捉住寒林,将其囚禁,则能阻止孤魂野鬼肆虐作乱。因此,在搬目连之时,尤其要防止寒林作祟,所以在搬目连前要先放出五猖去捉寒林,将其囚禁于戏台之下,以免其寻衅滋事。

早年,四川各地搬目连都有捉寒林的仪式,但三台县发猖捉寒的仪式尤为隆重,从早到晚要热闹一整天。五猖到街巷、饭馆四处捉寒林的情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至今记忆犹新。据三台县川剧团退休老艺人罗青云介绍,传说寒林本是一个武人,生前没能求得功名,便在三台县落户,成为当地水陆码头的舵爷。他爱打抱不平,因而受到当地人的敬重,他死后成为鬼王,与镇江王爷一道享受人间的烟火。由于官山孤魂野鬼太多,老百姓便聚资在那里修起寒林庙。为什么要供奉寒大爷呢?当地人称,有他住在那里,便可保证地方平安无事。1992年春,笔者一行曾循着当地人指引的小路,在县城外一片丘陵旷野之地找到寒林庙旧址,发现在原址上又搭起了一个简陋的小棚,供有寒林牌位,棚外四周堆积着厚厚的一层纸灰,田坎上插满了香柱,看来至今仍然香火不断。当地一些善男信女还遵循着传统习俗,每年秋冬之交,到寒林庙烧纸衣服,俗谓送寒衣。这座寒林庙修建的时间,据三台县赵天才老人对笔者讲,大约是在光绪末年,即马壕出现年复一年的搬目连之后。可见,这个寒大爷的出现与当地目连戏的演出不无关联,人们在认识了他的功能之后,才为他修起了庙宇,并附会出了寒大爷的身世,使之成为三台人氏。至于当地人为什么对寒林如此崇敬,甚至把他视为鬼王供奉起来,而又要在搬目连时兴师动众地将他捉拿封禁起来,确与当地百姓的民俗信仰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既然寒林是鬼王,是霉运不吉利的象征,为什么还有人自愿担任寒林一角呢?四川民间信奉,一个人如果总是行事不顺,霉运连连,那么在扮演寒林之后,一切霉运都会被寒林带走,从此转换运势,否极泰来。依照四川搬目连习俗,寒林扮演者还有一个特殊的权利,可以在街市小店摊位上任意抓取食物,也是一件好玩有趣的事情。

从上述事例中可以看到,目连戏对四川一些民间信仰的形成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反之,这些民间信奉又不断地影响着目连戏的发展,这种双向作用的结果,便导致了四川搬目连奇特的宗教民俗文化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