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川剧历来是川剧的一种普及性活动,但21世纪以来,“川剧进校园”成为一种具有特定内涵的演出方式。在各级政府的倡导和资金支持下,各地纷纷开展川剧进校园活动,院团本着弘扬传统文化、普及川剧艺术的目的,走进大学校园、中小学课堂。一方面免费将优秀剧目送到校园演出,另一方面教授中小学生学习川剧表演、打击乐,成为当前川剧院团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以四川省、成都市院团为代表的川剧院团送优秀剧目到高校巡演,引来大批学子追捧,使得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财大、西南交大、西华师范大学等高校成为培养川剧新观众的重要园地。如由“二度梅”得主陈巧茹主演的《马前泼水》进四川师范大学演出,精湛的表演、动听的唱腔、深刻的悲剧内涵、主人公感人至深的悲剧命运令不少师生潸然泪下。很多学生看完川剧后都惊异于川剧原来不仅仅是“变脸”“吐火”,也可以把儿女情长演得跌宕起伏,唱得婉转动人。不少学生看完戏后,对戏曲的唱念做打、手眼身发步产生了兴趣,上台与演员交谈,学习水袖、唱腔,感叹传统川剧的博大精深。川剧进校园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川剧文化的爱好者、表演者和研究者。
2015年,国务院和四川省办公厅关于扶持戏曲传承发展的文件相继出台后,川剧进校园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丰富多彩。成都、遂宁、自贡、泸州、德阳、巴中、南充等地的数十所中小学校都先后建立了川剧传习普及基地。在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热情而富有创造性的推动下,以编写川剧教材、将川剧元素融入艺体教学,组织兴趣小组或社团编演川剧课本剧或节目等方式,把川剧分解为学生能够接受且适合接受的形式,向学生渗透川剧艺术知识。仅成都市的中小学就建立了川剧特色学校15所。以彭州市山区的隆丰镇小学为例,他们在2013年就成立了川剧艺术团,聘请当地川剧社老艺人为辅导员,并购买了川剧打击乐器、表演服装、道具,修建了川剧练功房、演练室。还在学校装饰出一条川剧艺术长廊,将川剧元素展示在校园各个显著位置,营造出一派浓厚的校园川剧文化氛围。川剧艺术团成立后,学校遴选了两批120名具有表演潜力和兴趣的学生参加练习。2015年1月,隆丰小学举办了“弘扬川剧艺术,传承非遗文化”迎春川剧汇报演出,演出《八阵图》《桂英打雁》《包公铡侄》《别洞观景》等川剧片段,新编《滚灯》《绣牡丹》及两场打击乐演奏的《醉花荫》,有近两千人观看演出,获得高度赞扬。目前,学校已打造出《滚灯》《川剧锣鼓》《梨园春色》《包公铡侄》《数鱼》等八个成熟的川剧节目。2015、2016年连续两年参加四川省中小学川剧传习普及展演,分别演出《包公铡侄》《我是川剧小戏迷》,皆获好评。2016年7月,隆丰镇少儿川剧艺术团的郭增椸登上央视戏剧频道,表演传统川剧《包公铡侄》,获“家有小戏迷——最佳宝贝”荣誉证书,让彭州市隆丰镇扬名天下。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川剧进校园活动,川剧在润物无声中伴随着学生们的成长,让他们了解并热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追求真善美。
小学生川剧表演(www.daowen.com)
各院团还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川剧进社区活动,这类演出活动,通常由政府出资,川剧院团则以名家名段演出惠民。寓教于乐,寓理于情,既满足了社区群众多样化和多层次的文化需求,也提高了社区居民共创和谐社区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近年逐渐常规化,对川剧的传播起着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