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川剧传统演出程序——喜庆与欢乐的送客戏

川剧传统演出程序——喜庆与欢乐的送客戏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旧时川剧演出《三祭江》,气氛悲伤,演出结束往往要加一个热闹、高兴的送客戏,以便观众高高兴兴地离开。久而久之,送客戏成为川剧的演出程序之一。川剧送客戏多为丑角戏、耍耍戏,喜剧色彩浓厚。也有认真对待演出的演员把送客戏演成压座戏的,而演出的剧目也逐步成为该演员的拿手好戏。送客戏剧名虽然列在戏报之上,但属于赠送剧目,观众可看可不看,所以并不计算在票价内。

川剧传统演出程序——喜庆与欢乐的送客戏

“送客戏”,是指一场演出中结束后再加演的一出小喜剧。这是戏曲演出中一个古老的习俗,早在元杂剧演出中就有所谓“打散”的习俗,即“正戏演毕,还有‘打散’,即是加演小节目送客”。正戏演完之后,有些观众意犹未尽,戏班就加演小节目,以表示戏班对观众的赠予,也是表达对观众的一种友善。此外,由于“旧时舞台三面向观众,即三面凸出式,没有‘落大幕’的闭幕,如果在观众陆续散场时,舞台已经停锣息鼓,就会显得冷冷清清,所以,再加演个小节目送客,使舞台上继续保持着热闹的气氛”。这也有为了观众能看得尽兴,达到开心而归的目的。如旧时川剧演出《三祭江》,气氛悲伤,演出结束往往要加一个热闹、高兴的送客戏,以便观众高高兴兴地离开。久而久之,送客戏成为川剧的演出程序之一。

川剧送客戏多为丑角戏、耍耍戏,喜剧色彩浓厚。如《进云南》,情节为海老三十赌九输,听人说云南出“宝器”,便去云南打工,企图一朝发财回老家重振赌风。这是以小丑、摇旦应工的小喜剧。又如灯戏《打锅上堂》,老汉胡零举杖打不孝子,错打了卖锅的老陕,老陕将他拉扯上堂。县官汪实不分皂白,错把老陕当胡子打了一顿。老陕气极拾石掷打昏官。汪命衙役抓“打石之人”,又误抓来石匠。石匠在堂上承认是“打石之人”,也挨了冤枉板子。采用灯戏的表演形式,在结尾处以“十八扯”的方式,牵扯上了《东窗修本》《活捉王魁》《活捉石怀玉》《活捉王槐》等戏的人物或台词,颇具荒诞意味,观众非常喜欢。此外,还有《白狗争风》《请医杀院》《挡夏》《拿虎》《打城隍》《丑戏仪》《四请客》《大惊尸》等,这些丑角戏娱乐性强,丑角表演能起到活跃舞台气氛的作用,为观众喜闻乐见。

《进云南》癞子女

演出送客戏的演员一般不会是戏班的头牌演员,头牌演员或在中间演出,或压轴演出。这是由于开场戏演出时,可能当地豪绅或会首还未到场,送客戏演出时,豪绅或会首又要离开,所以演出开场戏和送客戏的演员都不是戏班的角儿。也有认真对待演出的演员把送客戏演成压座戏的,而演出的剧目也逐步成为该演员的拿手好戏。如川剧名角夏长清唱戏认真,既不偷工,也不减料,演出送客戏时无论观众多少,都一丝不苟,久而久之,他的送客戏成为观众喜爱的压座戏,观众只要知道是夏长清唱末出,大多愿看完才退场。(www.daowen.com)

由于送客戏娱乐性强,受观众喜爱,很多演员从不屑演送客戏到开始琢磨怎样演好送客戏,为更多的观众接受。如川剧四大名丑之一刘成基,擅长“袍带丑”一类功夫吃重之戏。他开始认为“这类戏没有挖头,仅仅逗人一笑就完了”,后来发现身处下层社会的劳苦大众,用好不容易挣到的钱买戏票看戏,其所求包括获得一时的欢笑,演员有真功夫,观众喜欢,但是演员有真功夫而不能逗人开心,也满足不了观众的需求。于是,刘成基开始学习“襟襟丑”和“烟子丑”的戏,并且在演出过程中注意台词和动作的规范干净,绝不乱加台词,乱做动作。又如川剧名丑李文杰对折子戏《拿虎》“从剧本到表演、音乐作了多次修改,剔除了老戏中芜杂的科浑词白,着力通过人物有悖常情的言行举止,真实地展现了这个任人摆布、随遇而安的小人物内心的痛楚”,使这出送客戏成为他襟襟丑应工的代表剧目之一,为人所称道。

送客戏剧名虽然列在戏报之上,但属于赠送剧目,观众可看可不看,所以并不计算在票价内。一些买不起戏票的观众也可以在此时进场看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