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川剧科班(社)学艺:清朝至新中国成立前的戏曲艺人培养方式

川剧科班(社)学艺:清朝至新中国成立前的戏曲艺人培养方式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川剧旧时训练学徒的专门机构,称科社,或称科班,是清中叶至新中国成立以前民间主要的戏曲艺人的培养方式。从19世纪中期到新中国成立的近一百年间,分布于各条河道的川剧科班(社) ,培养出了一代代各门类技艺高超的演员和乐员。科社多由士绅商贾出资创办,聘请各行当艺人做教师,招收孤儿、贫寒子弟作为科生。科班(社)开科后,学徒边学艺边演出,一般是学三年帮二年。五年期满则可离开科班(社)到江湖戏班搭班演出。

川剧旧时训练学徒的专门机构,称科社,或称科班,是清中叶至新中国成立以前民间主要的戏曲艺人的培养方式。从19世纪中期到新中国成立的近一百年间,分布于各条河道的川剧科班(社) ,培养出了一代代各门类技艺高超的演员和乐员。

清乾隆至嘉庆年间,雁江金玉班于资阳创办玉明科班,为已知川剧史上第一个科班。继后,各地戏班纷纷仿效,招收幼童随班训练,并通过排戏上场,磨炼技艺。学徒中成绩优良者,成为戏班演员,不适合舞台表演者,就改作后台箱管人员。清咸丰年间,昆曲戏班舒颐班在成都开办科班,选童子二十余人,教习歌舞。清光绪四年(1878) ,岳春等受资阳大名班聘请,在隆昌创办名盛科班,俗称三字科班,为川剧著名科班。清代同治至光绪年间,专门训练艺徒的科社在各地涌现。科社多由士绅商贾出资创办,聘请各行当艺人做教师,招收孤儿、贫寒子弟作为科生。学徒入科后,通常以科班(社)班名的一个字为科生命名,如臣字科社的科生均以“臣”字命名,名盛科社的科生名字中均含“三”字,桂华科社的科生就一律以“桂”字取名,如张桂福、张桂泉、范桂和、陈桂贤等等。科班(社)开科后,学徒边学艺边演出,一般是学三年帮二年。学三年期间只有穿、吃,没有工钱,帮二年实际上就是带第二科小师弟,有一定的工资。五年期满则可离开科班(社)到江湖戏班搭班演出。有的科社学习时间更长,如裕民科社招收徒弟,学制为七年,其中五年出科,帮师两年,坐科期间,科生的伙食和必要生活用品由科社供给。科生入科,经三个月的基本功训练后按行当教戏,六个月后便边训练边演出。

民国时期,四川各地兴起的科社数量较多,有“无科不成班”的说法。川剧四大河道均有一批代表性的科社,如川西坝的玉清科社、西华科社、新民科社、鹤鸣科社,川北河的桂华科社、鹏程科社、念临科社,资阳河的臣字科班、志字科班、钧字科班,下川东的三益科社、同乐科社、裕民科社等。民国十四年(1925) ,大山铺松林头陈云九创办品玉科社,先后招收两批学员九十人,主要招收女子,以“玉”字命名,是首个女子科社。(www.daowen.com)

作为一种学艺与演出相结合的教习机构,科社有具体的规章制度、相对固定的内部组织,并有专职教师,如裕民科社的教师有傅三乾、谢海潮等,臣字科社聘请的教师有谢海潮、傅三乾、胡至、蒲松年、蒲寿山等。艺人在学艺时会吃很多苦,据阳友鹤讲述自己在金兰科社学艺时,老师为了“打一惩百”,使学生互相监督、警惕,若一个学生犯了错误,全体学生跟着挨打,这种形式叫“打满堂红”。

科社制建立了新型的师承体制,实行艺人带艺徒,前科带后科,教学与舞台相结合的训练办法,使得各行当人才辈出,川剧形成一片繁荣之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