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理解传统戏班的收益分配-包银制:基于角色艺术水准及票房影响力

理解传统戏班的收益分配-包银制:基于角色艺术水准及票房影响力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包银制”是传统戏班针对当家角色的一种收益分配方式。包银的高低,取决于角儿艺术水准及票房影响力。也就是说,能够享受包银待遇的通常是有较高知名度、可以独立挑梁的角色。但是,这种名角包银的待遇是有时间和条件限制的。后来他离开三益公剧院到永乐剧院,包银升到每天8000元。

理解传统戏班的收益分配-包银制:基于角色艺术水准及票房影响力

“包银制”是传统戏班针对当家角色的一种收益分配方式。按照旧时川剧戏班的经营方式,一般来说,一个戏班或戏院都有一个基本的底班,而名角是经常需要聘请的。戏曲是角儿的艺术,班主或经理人根据一个阶段经营状况的需要,决定聘请哪一个行当、哪一个级别的名角。在聘请名角之时,双方要先讲好条件,签订演出合同,合同内容包含班主支付演员每一天的工价(即包银)以及演员承担的演出任务。包银的高低,取决于角儿艺术水准及票房影响力。在双方协签订之后,即正式入班登台演出。也就是说,能够享受包银待遇的通常是有较高知名度、可以独立挑梁的角色。而同班作为配角或者“班底”(又称“下驷角”)的演员,则实行分账工资,按照相关等级获取报酬。他们所得的工价很少,有时一天只能维持吃饭。

但是,这种名角包银的待遇是有时间和条件限制的。一般来说,丑角行当的包银角色必须掌握数十出乃至上百出剧目,只要戏班开出“戏报”就必须登台演出;如果不会演出此剧或拒绝演出,那就等于自动放弃包银。也有一种情况是,一些名演员只擅长某一类型的剧目,他们通常是自己准备一个“戏折子”(即本人演出剧目戏单) ,划定自己的演出范围,超出这个戏单的剧目可以拒绝演出。根据戏班的大小、剧院演出的需要,一个戏班通常不是仅有一个包银演员,比如旦角行、花脸行、老生行、小生行可以各有包银角色,一个行当也可以有几个价格不等的包银角色。各行当演员中造诣最高的艺人被称为“当家人”,又称“大脑壳”,拿一等工价;次之称为“二脑壳”,拿二等工价;再次之称为“三脑壳”,拿三等工价。据川剧名丑李笑非先生回忆,20世纪30年代,他在成都三益公剧院演出时,同是丑行的刘金龙先生、一笑先生都是每天6000元(法币,下同) ,而他是4000元一天。后来他离开三益公剧院到永乐剧院,包银升到每天8000元。之后,陈全波老师推荐他到遂宁县演出,对方开出每天25000元的工价,为了全家人的生活,他挑着担子,一头装生活洗漱用具,一头装着剧本,去到遂宁演出。(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