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川剧参与节庆活动的重要节日。在民国元年以前的数千年中,春节被称为新正、新岁、元日、元旦、正旦、三元日等,民间习惯称为“年”或“大年”。辛亥革命以后为了改封建正朔,打破王朝纪年,在时间上与世界同步,于是推行西历,使用公元纪年。由于农历合乎农时,便于民生,因此在中国农历与公历并行,并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春节既是中国传统最重要的节日,也是节庆民俗活动的重要载体。春节演戏是节庆活动中的重要内容,早在清代康乾时期就有文献记载。清乾隆五十七年举人刘沅在《蜀中新年竹枝词》就曾有关于演迎春戏的记载:“闻道新官不要钱,迎春春戏定如前。花冠绣履闲收拾,早与儿曹购彩鞭。”从“迎春春戏定如前”一句可以看到,迎春戏已经被当地的一些官员和主事者定下来的,作为春节期间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不仅如此,除夕以前演戏的特例也出现在一些地方文献的记载之中,如清代石香居士《戡靖教匪述编》卷一就有这样的记载:“开县临江市……市素饶余,百货具备,且有优伶两部在焉。时逼岁除,王三槐取伶人箱中通天冠并蟒玉服之,而令诸优串戏庆除夕。嗣徐天德、樊人杰诸逆大会于临江市,歌舞酣次数昼夜。”文中记事在嘉庆元年,王三槐虽然是白莲教农民起义军四川东乡白号首领,但是依据当时的社会文化和社会礼数规矩,我们可以看出,除夕之前演戏并不是什么禁忌之事,可以被群众所接受。到了嘉庆之后,春节演戏在迎春活动中又有所发展。正如清嘉庆年间六对山人所写的《锦城竹枝词》所载的那样:“玉泰班中薛打鼓,少年健羡多花点。戏演春台总喜欢,滚珠洒豆妙难言。学向元宵打十番,沿街妇女两旁观。蝶鬟鸦鬓楼檐下,便益优人高处看。”不难看出春节演戏已经成为当时民众喜闻乐见的民俗庆典活动。春节演戏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而且春节演戏还延伸出一项重要的民俗——闹年锣鼓。闹年锣鼓是川剧票友在春节期间自发组织的一项庆祝春节的活动,旧时在四川一些戏窝子,如成都、重庆、自贡非常流行。晚清著名学者筱廷在《成都年景竹枝词》中就写到成都当时打闹年锣鼓的场景:
景运初开事未繁,闹年锣鼓满街喧。
少年最爱翻花点,每学班子打十番。(www.daowen.com)
这首竹枝近乎白描地写出了闹年锣鼓的敲打时间和地点,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当时闹年锣鼓的花样众多,而且很多的样式都从戏班借鉴过来,具体借鉴的是川剧锣鼓中哪种样式,待考证,但是闹年锣鼓和川剧的演出已有很大的联系。另一个闹年锣鼓兴盛的地方是戏窝子自贡。旧时春节期间自贡不但要演戏,而且川剧票友还会准时地打起闹年锣鼓,并逐渐成为当时自贡春节的一种流行风气。闹年锣鼓又叫过街锣鼓,自清末民初直到新中国成立,自贡的川剧票友都喜欢打过街锣鼓。应该说,闹年锣鼓以自贡自流井最有代表性。从春节的正月初一到大年十五,各家各户张灯结彩,街心顶上用白布扯起“瞒天过海”,一拨又一拨的闹年锣鼓争相竞技,声震八方,热闹非常。
闹年锣鼓的式样五花八门,如“炮火锣鼓”“花锣鼓”“渝锣鼓”“十样锦”“朋朋当儿”等,其中爱打“炮火锣鼓”就有几十“坡”,几乎都是川剧玩友,以地点划分,如“芦篙冲”“土地坡”“上桥”“大房子”,以及后来居上的大巷“黄氏弟兄”等。除了“炮火锣鼓”之外,还有绅粮班子的“花锣鼓”,前面有几十对各色彩灯引路,排场极大。因为绅粮们怕吃苦受累,此种锣鼓不用堂鼓,连大锣也要别人背。大钵则是拴挂在自己的颈子上,边走边打,其名目有“庆归春”“下万山”等。自贡的闹台锣鼓之风,因其中也有川剧锣鼓,这有利于川剧打击乐的继承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