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春秋战国时代:楚国黄金的来源与采集方式

春秋战国时代:楚国黄金的来源与采集方式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春秋战国时代,楚国已有大量黄金在市场上流通,这些黄金又是从哪里来的呢?男女犯罪,多送丽水淘金。楚国距离旄牛地区,极为遥远,楚国要在这里开采黄金,就必须移民实边,使其贵族率其私属前往。楚国为了开采黄金,移民实边,同时,也必然要配置一些罪隶在这里淘洗沙金。中国古代盛产黄金的地区有三:其一是旄牛地区的丽水,其二是云南的金宝山和长傍川、三面山,其三是西藏地区。即此两例言之,吐蕃黄金之多,也是惊人的。

春秋战国时代:楚国黄金的来源与采集方式

春秋战国时代,楚国已有大量黄金在市场上流通,这些黄金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韩非子·内储说上》:“荆南之地、丽水之中生金,人多窃采金。采金之禁,得而辄辜(罪也)磔(音摘,分裂其尸体的一种酷刑)于市,甚众,壅离(同迾、遮蔽)其水也,而人窃金不止。”丽水是犛牛河的省称,其地以盛产犛牛著称,丽、犛古同音字(同是之部来母字),故犛牛河又称丽水。犛牛之犛古又通作犁,凡从利之字皆有黑色之义,犛牛即因其色黑而得名。犛牛在东汉以后又通称为旄牛,则又因其毛长而得名。这里出产的黄金是生金,出于旄牛地区丽水流域的山中而不是出于丽水中的沙金。淘金原是一种苦役,尽日所得,为量极微,是不必用严刑峻法禁其淘洗的。东汉时代四川西部雅砻江、安宁河之间,原为羌族旄牛王的领地,这里蕴藏黄金极富,现在雅砻江东岸还有一个地名称为“金矿”,说明这里原是古代盛产黄金的地区。清末,在西康改流准备建省以后,这里还有两所官营的金厂。解放前,刘文辉统治西康时期,还有两所金厂开采山金,可见这里黄金蕴藏之富,经历两千余年还没有开采枯竭。

楚国在丽水开采生金,设官置吏,用严刑峻法严禁私采,其实际情况已无文献足征,但我们仍可以南诏在另一个丽水地区开采生金的情况作为参考,那里也是一种富矿,实与旄牛地区的金矿不相上下,因此,那里也就取得丽水之称。《蛮书·云南管内物产》记载唐代中叶南诏在高黎贡山的丽水地区开采生金及淘洗麸金的情况说:

生金出金山及长傍诸山、藤充(今腾冲)北金宝山。土人取法,春冬间先于山上掘坑,深丈余,阔数十步。夏月水潦降时,添其泥土入坑,即于添土之所,沙石中披拣。有得片块,大者重一斤或二斤,小者三两、五两,价贵于麸金(沙金形如麦麸)数倍。然以蛮法严峻,纳官十分之七八,其余许归私。如不输官,许违相告。麸金出丽水,盛沙淘汰取之,河赕法(蛮语川谓之赕,音谈,河是洱河的省称,河赕法就是南诏在平川施行的法)。男女犯罪,多送丽水淘金。长傍川界三面山,并出金,部落百姓悉纳金,无别税役征徭。(www.daowen.com)

南诏出产生金的地方,是腾冲北的金宝山和长傍川的三面山。长傍川是指横断山脉之间从北向南流的两条长川怒江和澜沧江;三面山一面在怒江之西,一面在澜沧江之东,一面在怒江和澜沧江之间,总称为三面山。这里出产的生金,片块大者重达一斤或二斤,小的三两、五两不等。这样富矿很容易引起人们的贪心,就是用严刑峻法,而死者之多,乃至于壅蔽其水使水不流。南诏原居巍山,后来迁于大理,皆距矿山近,其黄金由部落百姓开采,以十之七八纳官,其余之二三许归私有,作为免除其税役征徭的负担。如不按成数输官,许人告发,处以严刑。这和农民佃种地主之田,按二八开、三七分成的剥削制度,并没有什么不同。楚国距离旄牛地区,极为遥远,楚国要在这里开采黄金,就必须移民实边,使其贵族率其私属前往。楚悼王时代(公元前401—公元前381年)吴起为相,他要减损贵族的爵禄而令其往实广虚之地(《吕氏春秋·贵卒》),吴起所采取的移民实边政策,在楚国必然是有所因袭的。楚国为了开采黄金,移民实边,同时,也必然要配置一些罪隶在这里淘洗沙金。

中国古代盛产黄金的地区有三:其一是旄牛地区的丽水,其二是云南的金宝山和长傍川、三面山,其三是西藏地区。四川丽水地区黄金之多,虽无文献可查,但就其所出黄金片块之大至于一斤二斤,显然是一个富金矿。西藏黄金之多在弃宗弄赞时代已是难以数计。弃宗弄赞为了向唐皇室求婚,一次就进献五千两黄金作为聘礼。其后唐太宗伐辽,他又遣使来贺,献了一只金鹅,以象征其凯旋之速,这一只金鹅,其高七尺,中可实酒三斛。即此两例言之,吐蕃黄金之多,也是惊人的。公元七世纪吐蕃和南诏崛起以后,中国最大的三处富金矿都已经开发出来了,中国黄金之富,在新大陆发现以前,在世界范围内均首屈一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