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解析黔、越、溪、洞、阴、阳、林、箐等词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解析黔、越、溪、洞、阴、阳、林、箐等词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黔、越、溪、洞、阴、阳、林、箐等名称,是历史上常用以记述南方部族居处的自然环境的。懂得这些名词的含义,对于理解我国境内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是有帮助的。《秦本纪》说孝公元年时“楚自汉中南有巴、黔中”,汉弘农郡为汉武帝元鼎四年所置,秦、楚的汉中,应包括弘农郡商於在内。商于之名既出于楚,而其地纵贯今陕西南部、四川贵州东部及河南、湖北、湖南的西部。古于、越二字音义相同。

解析黔、越、溪、洞、阴、阳、林、箐等词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黔、越、溪、洞、阴、阳、林、箐等名称,是历史上常用以记述南方部族居处的自然环境的。懂得这些名词的含义,对于理解我国境内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是有帮助的。

秦汉时代的黔中郡,常璩在《华阳国志·巴志》中一再称之为“楚商于地”,《史记·楚世家》又称汉代弘农郡的商于地为“故秦所分楚商于地”。是战国时代秦的“商于”地,其初原属于楚,商于即因仍楚之旧名。《秦本纪》说孝公元年时(公元前361年)“楚自汉中南有巴、黔中”,汉弘农郡为汉武帝元鼎四年所置,秦、楚的汉中,应包括弘农郡商於在内。是北起汉中,南迄巴、黔中,皆为楚商于地。《史记·商君传》说:孝公“封之(商君)于商十五邑”,卫鞅称商君,即因封于“商于”之故。《索隐》《正义》并以商于为两个地名,唯《楚世家·集解》云:“商城,在于中,故谓之商于。”商于之名既出于楚,而其地纵贯今陕西南部、四川贵州东部及河南、湖北、湖南的西部。像这样广大地区,决不能用两个县名来解释它。《集解》之说较为可信,唯“于中”之义,仍然是不易理解的。

古于、越二字音义相同。《广韵》越:“于伐切”,“于,於也”,于为越的发声,故越即训于。古于、於字同,故越亦称于越,《春秋》定公五年“於越入吴”,于越即越。《史记·东越南越传》,字皆作越,但在《汉书》中则作粤。《尚书》中作语词用的越字(非地名),金文皆作雩。又《史记·楚世家》说:熊渠“兴兵伐庸扬粤”,《索隐》:“有本作扬,音吁,地名也,今音越。”扬粤有本作扬乃正字,见于金文;粤,从,乃雨形之音吁,又为于、越同音之证。《淮南子·人间训》说:秦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以与越人战,“杀西呕君译、吁、宋”。西呕《史记·南越传》作西瓯,师古曰:“西瓯即骆越,言西者以别东瓯。”《集韵》瓯于口反,瓯越并以于为发声,东瓯、西瓯即东越、西越;吁,即《索隐》扬音吁之吁,亦即越。又《汉书·南粤传》“故瓯骆将左(佐)黄同斩西于王”,此西于即西越,亦即西瓯。是即汉以前于、雩、越、瓯互用之证。

古代的农村公社都是各个孤立的群体,每一个公社,其中为居宅,居宅之外为田园,田园之外为牧场,牧场之外即为森林,公社与公社之间就是森林蓊郁的弃地或隙地。用现在话说也可以认为是中立地带。《左传》哀公十二年载宋、郑之间有隙地六邑,两国相约曰:“勿有是。”又《史记·匈奴传》载东胡“与匈奴间,中有弃地莫居,千余里,各居其边,为瓯脱。”这种中立地带,从游牧公社到农村公社,在东亚大陆上都是存在的。《左传》文公十六年载贾说“百濮离居,将各走其邑”;《老子》说“小国寡民”,“民老死不相往来”,就是在这样广阔的隙地或弃地中间孤立起来的。《尔雅·释地》:“邑(居宅所在)外谓之郊(田园所在),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林外谓之坰”,就是古代平原上农村公社的规模。古代所称的“百濮”和“百越”,就是中国大陆上存在的许许多多的农业公社的总称。

中国农业公社本有两个不同的来源,一个是起自北方黄土高原,沿着大河河谷而向南向东发展,这是属于仰韶文化的农业公社;一个是起自黄河下游渤海湾地带,环绕泰山山麓分向南北滨海的广大平原发展,这是属于龙山文化的农业公社。这两种公社,都有它自己的特点。

仰韶公社居在较大的河谷两岸,即以四周的大山大河为其外围。历史上有关这样公社的记载,如:

古者大川名谷,冲绝道路,不通往来也,乃为窬木方版以为舟航。

——《淮南子·泛论训》

多大山深谷,无原泽,随山谷以为居,食涧水,无良田,虽力佃作,不足以实口腹。

——《三国志·魏志·高句丽传》

其俗重山川,山川各有部分,不得妄相涉入。

——同上《传》

戎、泸间有葛僚,居依山谷林箐,逾数百里。

——《新唐书·南蛮·南平僚传》

其地有数十百部落,大者五六百户,少者二三百户,无大君长,有数十姓,赵、杨、李、董为名家。各据山川,不相役属。自云其先本汉人,有城郭村邑、弓矢矛,言语虽小讹舛,大略与中夏同,有文字,颇解阴阳术数。

——《通典·边防三·松外诸蛮》

凡众山环锁,盘纡拂郁,绝顶贯大木数十百,穴一门来去,此古人因谷为寨,因山为嶂之意,名隘口。

——《溪蛮丛笑·隘口条》

以上所引资料,时间从魏晋以至唐宋,地域从东北以至西南,记载既不完备,遗漏亦复不少;但是构成这样公社的主要条件,如“俗重山川”,“随山谷以为居”,“食涧水”,“居依山谷林箐,逾数百里”,“因谷为寨,因山为嶂”,等等,还是一致的。他们是从高原来的部族,而又不能离开涧水,必然是居于河谷较高的地区。后来南方住在高山的部族,普遍利用竹枧引水入家,迳至厨下,必然就是他们的遗制。近年在新津出土的东汉时代的画像砖,其中就有利用竹枧,引井盐度山越涧至盐锅内煎熬的图像,是这一创制,必然在东汉以前即已存在,这就是“土自来水”。李调元《粤述》称之为“竹筒分泉”,有一段较生动的描写。他说:

竹筒分泉,最是佳事,土人往往能此,而南丹锡厂统用此法。以竹空其中,百十相接,蓦溪越涧,虽三四十里皆可引流。杜子美《信行远修水筒》诗:“云端水筒坼,林表山石碎。触热藉子修,通流与厨会。往来四十里,荒险崖谷大。”盖竹筒延蔓,自山而下,缠接之处少有线隙,则泄而无力。又其势既长,必用榰阁。或架以竿,或垫以石。读此六句,可谓曲状其妙矣。又《赠何殷》云:“竹竿袅袅细泉分”,远而望之,众筒分交,有如乱流;然不目睹,难悉其用之巧也。

这里所以不惮辞费的说明竹枧引泉之妙,就是为要说明他们虽然“依山谷而居”,也是在山谷较高的坡度上,因此竹枧引泉对于他们的生活就有迫切的需要,若是住在河谷较低的地方,像这样的创制,就没有必要了。《蛮书·蛮夷风俗篇》说:蛮语“谷谓之浪”,地名浪的在西南极为普遍,如今四川阆中之阆,《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即“音浪”,因此在南方部族中郎、儴、俍、兰等名,都应为浪的对音。这就是古代羌族或姜姓的农业公社。

龙山公社是从泰山下小河河谷,向黄淮下游广大平原上发展起来的。他们已经是习于水居的部族,大河是他们交通的孔道,三江五湖都不能作为外围的屏障。因此林箐即大森林大竹林,就成为他们最主要的孤立的铁围,历史上有关这样公社的记载,如:

夫余……于东夷之域最为平敞,土宜五谷

——《后汉书·夫余传》

越非有城郭邑里也,处溪谷之间,篁竹之中。习于水斗,便于用舟,地深昧而多水险。……以地图察其山川要塞,相去不过寸数,而间独数百千里。阻险林丛,不能尽著。视之如易,行之甚难。今发兵行数千里,……夹以深林丛竹,水道上下击石,林中多蝮蛇猛兽。夏月暑时,欧泄霍乱之病相随属也。

——《汉书·严助传》所载淮南王安《谏伐闽越书》(www.daowen.com)

南蛮杂类,与华人错居,曰蜒、曰儴、曰俚、曰僚、曰,俱无君长,随山洞而居,古先所谓百越是也。

——《隋书·南蛮传》

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粤杂处,各有种姓。

——《汉书·地理志》臣瓒《注》

交趾之南有山曰播流。环数百里,若大铁围,不可攀跻。中皆良田,惟有一窍可入。有种类居之,交趾所不得而臣,号曰三伏驮。安南屡欲灭之,其人守险,万方不可入。三伏驮自言曰:“纵安南有强兵,我自有禾可食。”盖谓其不可灭也。

——《岭外代答·三伏驮条》

巢穴外虽峙险,中极宽广。且以一处言之,仡佬有鸟落平,言鸟飞不能尽也。周数十里皆腴田。凡平地曰平坦。

——《溪蛮丛笑·平坦条》

恩州风俗,土地多风,少旱,耕种皆在峒中。

——《太平寰宇记》

羁縻州洞隶州左右江者为多,……自唐以来内附,分析其种落,大者为州,小者为县,又小者为洞。

——《桂海虞衡志》

僮人……聚而成村者为峒,其酋长曰峒官。

——《炎徼纪闻》

以上所引资料,时间从西汉以至宋明,地域从东北沿海以至岭南、越南,像这一类有关资料尚多,在上文论里甸中已有征引。百越部族原来生息于黄淮大平原的井田区,他们饮用井水,土地肥沃,年年可以耕种,因此他们就成为邻近的强大部族掠略的对象。他们离开了黄淮平原以后,往往是跟随着他们的统治部族,向东北、向江南移动的。除了在东北的夫余还有较宽阔的平敞土地外,在江南的丘陵地带中,就只有利用四周的山岭丘陵构成坚强的屏障。因此这样公社的外围,有时与仰韶公社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但是构成这样公社的主要条件,还要是“周数十里皆腴田”“皆良田”的区域。他们称这样的平地为洞或峒,耕种皆在洞中。他们自称为蜒(疍),蜒就是平坦之坦的对音。《溪蛮丛笑》说他们称平地为平坦,他们就是住在平坦的土地上的人。但蜒古元部字,《论语·述而篇》“君子坦荡荡”,坦蜒即坦荡。坦蜒、坦荡连语,坦蜒叠韵,坦荡双声,故得相通。他们又自称为溪或谿。他们原来是从山东半岛的丘陵地带向平原发展,最初是居在小河谷中,溪为小河,他们就自称为溪,因为这是山溪,所以字又作谿。陶潜的《桃花源记》,实际上就是这样的农村公社。这里虽然没有君长(指大君长,如官府之类),但是阶级的显著分化早就存在了,这已经不是什么乌托邦了。这就是古代的百越公社。

百濮是仰韶公社成员和龙山公社成员杂居的产物。在氏族公社与农村公社并存的时代,农村公社往往是氏族公社掠略的对象,这两种公社的成员,如果同为某一氏族的部民,他们就被迫共同居于河谷的低地中,或者是羌族的氏族公社统治了龙山公社而使之居于河谷的低地中,这样就形成了仰韶、龙山的混合文化。从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出土遗物言,河南信阳,山东宁阳,江苏新沂,湖北天门、京山、宜昌,以及四川的巫山出土的晩期新石器时代遗物,就属于这一类型。他们居于河谷较低的地方,他们称这样的地方为灞、为浦,灞、浦就是巴或濮的对音。他们因为居在坝上,就称为巴,因为居在浦上,就称为濮。汉以后的人往往自称为仆,仆原来就是这一部族自称之词。他们是从高原迁居河谷低地的部族,这也就是我们的大史学家司马迁所作的《五帝本纪》从民间传说里保存下来的“降居江水”“降居若水”的实例。

根据上面假定,百越出于龙山文化,百濮出于仰韶、龙山的混合文化,这并不是说百濮的时代晩于百越,实际上在江南的百越,其年代比百濮还要晩些。

《禹贡》的扬州,是包括江南的百越在内。龙山文化是从海滨沿海地带进入百越的,在古代就形成了一个经济文化区。过去的经学家,每以扬为越之音转,扬属影母,越属喻母,影喻本可互通;但是原始的扬、越二字,确是没有相通的理由。扬是太阳,是森林榛莽斩伐之后,阳光普照的农业区;越为于中,是森林榛莽,阴樾淤塞的弃地。越之与扬,犹阴之与阳,恰是两个完全相反的意义。《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载周王襄王赐晋文公以阳樊温原攒茅之田,而曰“晋于是始启南阳”,顾栋高即以南阳为河内总名。河内殷墟所在,这是古代的农业先进区。马融以晋地自朝歌(即殷墟)以北至中山为东阳,朝歌以南至轵为南阳。扬州之扬,就是东阳南阳的延续。从河内逾河而南迄于长江北岸,完全属于淮海冲积平原区,这完全是高原农业向冲积平原的延展。这里的森林是最先斩伐干净的。《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载“秦晋迁陆浑之戎于伊川”,陆浑之戎后来又称为阴戎,为九州戎。他们所居的区域极广。《左传》昭公四年把陆浑的居区作了一个概括的叙述说:“四岳、三涂、阳城、大室、荆州、中南,九州之险也。”这个九州,就是九州戎。他们所居之地是以伊洛的上源熊耳山区为中心,东及嵩山,南至伏牛山,西及中(终)南山。后来晋灭陆浑,以为阴地(地名)。《后汉书·西羌传》就当时羌族所在的区域又加以综括地说:“自陇山以东,及乎伊洛,往往有戎。”又说:“陆浑戎自瓜州迁于伊川,允姓戎迁于渭汭,东及辕(嵩山)在河南、山东(大河之南熊耳山北)者号曰阴戎,阴戎之种以滋广。”他又把这个地区更向西推至陇山、瓜州,瓜州今为甘肃敦煌。这就是自祁连山六盘山以东,越秦岭山脉而至熊耳、伏牛以至嵩山,把这样广大的高山深谷地带,都作为阴戎居地,这都是古代的弃地,汉代的阴平郡,也就是由阴地得名的。《战国策·魏策》载吴起说夏桀之国“左天门之阴,而右天谿之阳”,《史记·吴起传》作“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以泰华当天门,即以华山为阴,以河济当天谿,即以南阳东阳为阳。古代对于阴阳,就是这样区分的。

越本作。从于之字如宇,有区宇之义;如迂,有迂曲、迂远之义;于又通作於,从於之字如菸,为阴郁;如瘀,为积血;如淤,为淤塞;如阏,为拥塞,凡此从于或从於之字,都可以认为是越的引申之义。把这些字义加起来,就是迂远、淤塞、阴郁,这就是百越之越的本义。它和阳或扬,恰好是完全相反的。

《史记·匈奴传》称部族间的弃地为瓯脱,瓯脱就是越的译音。越、瓯同以於为发声,越、脱又同为入声字。《广韵》越在月韵,脱在末韵,都收t声。越与瓯脱发声收声皆同,即同音字。古称匈奴为胡,他们原是东方部族。在经济生活方面,他们与汉族距离甚大。这完全是匈奴农业萎缩,采取游牧经济的结果。在文化上他们与汉族仍有许多共同的地方。越与瓯脱,不但音读相同,意义又属一致。瓯脱是部族间的弃地,与农业公社外围的隙地,又有什么区别呢?

黔中为“楚商于地”,《集解》以为“商城在于中”,是黔中即为于中,是“黔”与“越”,实为两个意义相同的名称。《广韵》侵、盐两韵,皆收黔、黚二字,在每韵中音读皆同,古黔阳县又作黚阳,是黔、黚二字古实通用无别,今则黔行而黚废。《广韵》于此二字下,或云“黑而黄”,或云“黄黑色”,或云“浅黄黑色”,黄黑就是农村公社外围林箐中幽沉郁之色。黚又从甘,从甘之字如钳、箝,皆有以铁劫束之义。《岭外代答》所称三伏驮“环数百里若大铁围”,也就是“黚中”最确切的解释。黔之与越,自其外围言是一致的;但是这里已是川洞、溪峒或儴蜒杂居的区域。这就是说明黔的出现,又应较越为晩。

王莽时代在朝鲜也有这样的弃地,称为芩中。《魏略》载:

初右渠未破时,朝鲜历溪卿以谏右渠不用,东之辰国。时民随出居者,二千余户,亦与朝鲜贡蕃不相往来。至王莽地皇时,廉斯为辰韩右渠帅,闻乐浪土地肥美,人民饶乐,亡欲来降。出其邑落,见田中驱雀男子一人,其语非韩人。问之,男子曰:“我等汉人,名户来,我等辈千五百人伐材木,为韩所击得,皆断发为奴,积三年矣。”曰:“我当降汉乐浪,欲汝去不?”户来曰:“可。”因将户来出诣含资县,县言郡,郡即以为译,从芩中乘大船入辰韩,逆取户来降伴辈,尚得千人,其五百人已死。

芩、黔《广韵》同在侵韵,皆读巨金切,是芩即黔之异文,芩中亦即黔中。历史记载殷商以来只要中原有一点风吹草动,汉族就不断向这里迁移。朝鲜文化原来就属于汉族文化的一环,因此在朝鲜的芩中,也就应是仰韶、龙山两个文化的杂居区,而乐浪之称,也是西南部族称僚为乐,称谷为浪的同一语汇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