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儿童游戏性与世界多元性在当代艺术教育中的体现

儿童游戏性与世界多元性在当代艺术教育中的体现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王振宇[1]顾菁女士继出版《在美国幼儿园上美术课》一书后,又推出了新作《当代艺术与美国儿童美术教育》。我通读了新作,认为本书阐述了美术教育中的儿童游戏性和世界多元性这两个重大主题。这为儿童认识世界提供了潜力无穷的心理能力。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后现代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思潮。儿童在绘画过程中的直觉和非理性的表达方式,与当代艺术的许多表现形式是相通的。

儿童游戏性与世界多元性在当代艺术教育中的体现

王振宇[1]

顾菁女士继出版《在美国幼儿园美术课》一书后,又推出了新作《当代艺术与美国儿童美术教育》。美术教育是艺术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是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我通读了新作,认为本书阐述了美术教育中的儿童游戏性和世界多元性这两个重大主题。

一、美术教育中的儿童游戏性

无论是生活经验还是儿童发展的科学研究都表明,儿童具有亲近图像和热衷涂鸦、绘画的天性。这与儿童的表征能力发展具有直接的联系。30—36个月的婴儿,已经具备了惊人的表征能力,他们已经认识到图像与它表征的物体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4岁的幼儿开始认识到图像既是一个实体,又具有符号性,心理学称之为双重表征。这为儿童认识世界提供了潜力无穷的心理能力。图像能表达文字表现不出来的特性。在儿童的符号系统的发展中,图像是实物的表征,也是儿童头脑中形象的重要来源(形象的另一个更为重要来源当然是儿童亲自经历过的实物和环境)。儿童掌握形象和获得语言,是获得人类的两大符号功能。在幼儿阶段,具体形象是整个心理活动,包括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的本质特性。到了一定的年龄之后,以概念为中心的抽象逻辑思维才开始占据主导地位。但即便如此,形象依然是最常用的、最醒目的、最便捷的和最富情感色彩的认知工具。

儿童绘画,是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的形象表达。以往的学者在研究儿童绘画的发展时,往往秉承“朝向现实主义的缺陷和发展”的传统,把儿童画说成是在画“自己知道的东西而不是看到的东西”。但许多对儿童持积极态度的学者—我称他们为儿童的“同情派”—认为,“儿童的绘画艺术有它独特的美,而不是儿童能力发展不完善的一个标记”,“儿童绘画不是现实主义表达的失败而是试图在纸上解决三维世界的问题所作出的心智努力”(Arnheim R.1974)。这种观点为我们理解儿童画提供了新视角,最主要的是让我们认识到,儿童绘画是一个探索世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儿童绘画的游戏性。就实质而言,人类的艺术与儿童的游戏是极为相似的,儿童绘画与儿童游戏更是紧密相连的主动活动,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是一种起源于自发冲动的本体活动,都是重在过程的无功利活动,都是需要高度发挥创造力的创造性活动,都是寻求身心愉悦的自由活动。孔子最早提出“游于艺”的主张,说的是熟练掌握各种技艺(礼乐射御书数),就能达到如同游戏的自如水平。从美学的高度最早将游戏与自由和美相联系的是德国哲学席勒;我国的先哲王国维宗白华蔡元培朱光潜等也都诠释和论述过这个观点。按照游戏的特点和游戏的方式开展儿童绘画,才是最有趣和最受欢迎的活动。我想,任何一位读者都会从本书中读出这一要义。而真正理解这一点,才是改进我国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美术教育功利化、刻板化、技法化倾向的起点。

二、美术教育中的世界多元性

美术教育是培养审美观、熏陶人的情感、滋养人的精神的教育。对于儿童来说,就是培养他们探索环境和表达自我的视觉语言的能力。这种视觉语言也必然随着艺术实践的丰富而丰富。我们知道,1980年代以来,全球的政治事件、社会问题社会关系、社会思潮、科技发展、大众传媒、信息爆炸、流行文化、资金流通等因素,激发出艺术家无穷的激情和目标,催生了令人目不暇接的艺术形式和艺术内容。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后现代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思潮。后现代主义否定了传统艺术的范畴(如美、和谐、理性、本质等等),拒绝承认文化形式的纯粹性,反对单一性,主张文化应该异质多样、兼收并蓄,主张多元性,承认所有的视觉语言和艺术风格都是正当的,有效的。后结构主义认为,任何符号系统,包括语言的深层结构都不是固定不变的,任何文本的含义也不是单一的、标准化的,它随着不同读者的解释而产生不同的意义。艺术范畴之间的界限也开始变得模糊不清,而艺术的基本要素开始相互混合重组。这种思潮同样波及学前教育界。著名的瑞吉欧课程模式提出的“儿童的100种语言”就是一个案例。瑞吉欧的学者们宣称,他们的教育取向就是“有系统地着重于符号的呈现,以培养幼儿的智能发展,老师鼓励幼儿经由他们随手可得的‘表达性、沟通性及认知性语言’来探索环境和自我表达” 。这些语言包括文字、动作、图形、绘画、建筑雕塑皮影戏、拼贴、戏剧音乐等。当代艺术突破了传统艺术的理念、形式和技法,更是为儿童美术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和丰富的语言,提供了一种有意思的想法,一种思维渠道,一种创造方式,这也恰是当代艺术引入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所在。将当代艺术引入儿童的美术课堂在国内还很少涉足,在美国也是新近才开始探索,本书作者对散见于美国校外机构将当代艺术引入儿童艺术教育实践进行了大量细致的观察,并在自己的儿童美术教育工作室中做了创造性的实践,基于对当代艺术教育运用于儿童美术教育的理论思考,最终精心编写成20个课例,详尽、生动地为我们展示出美国儿童美术教育的课程设计、教学环节、师生互动和教学效果,让我们体会到世界的多元性和艺术的开放性,引导幼儿利用多种媒介进行创意表达,从多角度、多维度启发孩子的创新思维。

三、通过儿童画,我们学到了什么

本书所展示的当代艺术与儿童美术教育的20个课例,向我们打开了一扇认识儿童的大门:儿童能很好地接受现代艺术的理念和手法。儿童在理解现代艺术时表现出非凡的领悟能力和无穷的乐趣。可以说,儿童距离现代艺术比我们成人要近得多。发展心理学家早就发现,婴儿在解读图画时不需要成人特别的帮助。4—7岁的儿童对抽象美术作品和现实主义作品的喜欢程度上没有差别。儿童在绘画过程中的直觉和非理性的表达方式,与当代艺术的许多表现形式是相通的。正如当代艺术家徐冰先生所言,真正的现代艺术,和孩子们原发的艺术创造是有关系的,是朴实的,因为孩子没有顽固的文化观点,他们对现代艺术是很容易接受的,倒是一些成年人显得顽固不化。而且孩子有一种对材料的想象力,有对接、摆放的兴趣。儿童美术教育除绘画之外,如手工,其实和现代装置艺术是很相似的。儿童画是儿童看世界的方法,是儿童宣泄情感的有效途径。儿童画的稚朴、天真、大胆、创意和充满情感、张扬个性,也是令成人动容的。儿童对美术材料的宽容态度、接受能力和运用技巧,同样是成人的楷模。儿童对创作过程的认真自信和对创作成果的豁达无为,更是成人的学习典范。因此,儿童画成了许多当代艺术家创作灵感的源泉。毕加索的话最集中地表达了他对儿童画的敬畏和推崇。他说:“我14岁时就能画得像拉斐尔一样好,此后我用一生去学习像小孩子那样画画。”我理解毕加索所说的“像小孩子那样画画”,不是简单的形状扭曲、线条粗陋、颜色夸张,而是学习儿童画的纯朴、奔放、宽容、不拘一格的创意的自由精神。我国的儿童绘画教育,最需要这种纯朴、奔放、宽容、不拘一格的创意的自由精神。只有这种自由精神,才会培养出有创造力的时代新人。

本书的可贵之处也在于贯穿于整本书的创新意识。如尽管使用各种现成材料进行拓印的美术方法并不新鲜,但 “图章画”这样的概念好像是作者第一次明确使用(见本书第15课)。但图章画与拓印有相似之处却又有所不同,前者强调的是图形产生的方法,而后者强调将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印章作为一种视觉符号用于创作。现在的视觉信息、视觉刺激、视觉元素特别多,表达手段、传递手段也很丰富,将生活元素纳入视觉艺术对活跃幼儿的思维以及与事物的连接能力很有价值,类似于“图章画”这种工具和材料方面都很方便的艺术形式,在幼儿进行创作实践时,也改变了他们看世界的方式和对艺术语言的潜在理解。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图章画一课中用了自己的绘画作品作为范画,初看之下缺少依据,且有与世界著名艺术家平起平坐之嫌,但这里也恰恰体现了当代艺术中敢于创新的自信与平等精神。

本书的可贵之处还在于顾菁女士发表了《当代艺术在美国儿童美术教育中的运用》的论文,详尽地介绍了当代艺术发展的特点以及美国儿童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为我们阅读和借鉴提供了必要的框架。儿童的本性是天真,艺术的本性也是天真。因此,“在儿童身上集中着人类精神的本源:(www.daowen.com)

儿童的执着,表现着人类的实验精神,

儿童的浪漫,体现着人类的艺术精神,

儿童的率真,反映着人类的道德精神。

在儿童清澈的眼眸中,闪烁着科学家的敏锐、艺术家的热情和哲学家的简洁。

我想,所谓成熟,不过是重新体验儿时游戏的认真态度和重新审视儿时积累的早期经验”(引自:王振宇.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所谓艺术,同样也是重新体验儿时游戏的认真态度和重新审视儿时积累的早期经验。

诚如徐冰先生所言,“很多的现代艺术家都像大孩子。美术教育和现代艺术有一种十分自然的联系,这种自然的联系,大有文章可做。当然,现代艺术也有很多弊端和问题,我们应当取其有益的部分为美术教育所用”。我相信,这本新书的问世,一定会在我国的儿童美术教育界带来一股清风,开拓一条新路,培养一代新人。

【注释】

[1]王振宇,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