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牢固树立重视证据的历史教学理念
为什么2016年9月3日在川教版七年级新课标新教材培训大会上,与会专家在对课标和教材进行解读的过程中反复提到和要求务必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除了前文阐述到的“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的重要性、急迫性”之外,与会专家的内心其实还有一层隐忧,那就是课标和教材变了,我们教师的观念和行为跟得上新变化的要求吗?在本次案例研究中,第一次课堂教学实施后,L老师苦恼地说:“我自己都没有证据意识,怎么对学生进行证据意识的培养呢?”这苦恼的一句话,是对专家们的隐忧最好的回答。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行动反过来推动观念的变化。一线的广大历史教师,首先要从心理上接纳课标和教材的变化,逐渐牢固树立起重视证据的历史教学理念。历史是一门描述性学科,也是一门解释性学科,描述和解释都离不开掌握历史材料和历史证据,只有老师重视和掌握了运用材料和证据来讲课、来说话,他才会把重视证据的历史教学理念、方法渗透、浸润到学生的头脑中去。
教师如何才能更新观念,树立重视证据的历史教学理念?主观上要有接受新理念的意识,客观上要努力具备相应的学科知识和相应的专业能力。要做到这些,除了学习,没有别的方法,习总书记说过“依靠学习走向未来”。那么历史老师就要多向书本学、向专家学、向身边走在前列的同伴学,同时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揣摩学习。
2.教师学会挖掘和运用培养证据意识的课程资源
第一,历史教科书中的课程资源。《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明确说明“历史教科书是学校历史教育最主要、最基本的教学资源。”历史教科书是依据国家颁布的历史课程标准编写并经过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审查通过的教学材料,它是历史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教和学的文本资源。历史教师首先要学会充分挖掘和运用教科书的资源,这就需要我们多角度地解读教材文本。
(1)研究每一课历史教科书知识的呈现方式。
2011年版课标初中历史教科书对历史知识的呈现基本包括了史实、史证和史论,教材的哪些部分是史实?哪些部分是史证?哪些部分是史论?教师首先要对教材进行清晰精准的解读。(www.daowen.com)
以“高超的青铜冶铸技术”一目为例,教材选用了“后母戊大方鼎”切入,教材以正文和图片方式呈现了这个内容;如何铸造出来了这么巨大的青铜器?教材以小字和图片“熔铜坩埚”的方式呈现了这个内容;当教学中把史实和史证搞清楚了,“高超的青铜冶铸技术”这个结论自然而然,“史由证来”“论从史出”不言自明。将冶铸技术的高超表达清楚后,教材用了一段文字“工匠们运用高超的青铜冶铸技术,制造出礼器、食器、酒器等十多类器物”,并用一段小字提供河南安阳小屯村妇好墓和江西新干县商朝后期墓葬出土的青铜器佐证,论在前证在后。教师研究清晰了教材内容的呈现逻辑关系及呈现方式,在教学中轻松驾驭,对于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自然也就是手到擒来。
(2)在教科书有历史结论处多问一个为什么。
“论从史出”,一般来讲教材的历史结论都会有相应的史实做支撑。“论”与“史”都呈现在那里,有证据培养意识的老师首先自己要懂得在结论处问一个为什么,然后还要懂得引领学生在结论处问一个为什么,不断在问“为什么”的质疑声中,引导学生将史论与史实建立起逻辑联系,使学生能够明确史论和史实的关系,将史实转化为得出史论、证明史论的论据。在常规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坚持日积月累的追问,终将在学生的思维世界里埋下“证据意识”的慧根。
同样以“高超的青铜冶铸技术”一目为例。教材开篇第一段有一个结论“夏商周时期被称为‘青铜时代’”。教师在这里就要引领学生追问:“为什么夏商周时代会被称为‘青铜时代’?”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依次证明了“夏商周青铜冶铸技术高超”“夏商周青铜器种类多样”“夏商周青铜器是艺术珍品”,学生自然能找到证据证明在夏商周时期,青铜广泛使用在生活、军事和生产等诸多领域。耳濡目染中何愁“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不在学生头脑中生根。
第二,历史教科书外的课程资源。《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中提出“对历史课程资源的积极开发与充分利用,是历史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条件。历史学科所具有的独特性质,使其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在历史课程的实施中,教师要强化历史课程资源意识,因地制宜地开发和有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教科书外的资源呈现形式包括:文字资源、实物资源、图片资源和影像资源。在如何选用历史教科书外的资源问题上,《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四个选用原则,即目标性原则、思想性原则、精选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
依据上述选用课程资源的指导性原则,在“高超的青铜冶铸技术”一目第二次课堂教学中,我们基于教材对教学课程资源进行了拓展。①选用了视频材料。教材在正文部分提供了“后母戊大方鼎上的文字”图片,同时又在注释中提到“一些学者称为司母戊大方鼎”,学生在此处感到疑惑,到底该怎么读呢?教学的时候节选了《国宝档案》中关于“司母戊鼎”和“后母戊鼎”名字学术之争的片段,学生在看完短片后自然释疑,原来两种读法都没有错,不过教材采用的是学术界大部分人的意见“后母戊鼎”。②选用了文字材料。为了帮助学生准确理解“鼎”,选用了两则文字材料。材料一: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说文解字》。材料二: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的用鼎制度。——《公羊传·桓公二年》。学生根据两段材料判断鼎的作用:一是炊具,二是礼器。据此再深入引导学生理解“后母戊大方鼎”的作用。在选用上述材料扩展课堂的过程中,教师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寻找证据的行为,只要教师按照原则有意识地正确合理选用课程资料,学生在历史课堂学习的潜移默化中自然能生长出“证据意识”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