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研究的方法论角度看,课例研究是一种实践和理论的结合,是以教师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围绕特定教学问题对一节课的全程或片段进行预设、实践、剖析、对话、反思等种种活动,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平台,为深化教学研究提供有效途径。”这是我刚刚接受了课例研究任务时,查找到的对课例研究的理性描述。事实上,看了这段描述,对于课例研究怎么做,做了有什么好处,仍然一头雾水。
于是,我尝试以《卡罗尔和她的小猫》为课例,按照于波教授的要求开展了“低段学生默读技能起步的策略研究”,首先感觉是——麻烦!一次设计,二次设计;一次上课,二次上课;一次反思,二次反思;一次实录,二次实录……费时间、花精力,好麻烦!
第二个感觉则是——困难!若只是涉及上课、反思、记录,纵然麻烦,也还算教师本分,老老实实地上着、记录着就行,总能搞清楚的。可是还要从理论角度分析自己的研究过程,将教学实践经验做理论上的凝练提升,这对于长年身处一线、实践经验有余而理论积淀严重贫乏的我,实在是赶鸭子上架了。
没办法,任务摆在面前,再困难也得咬着牙克服。一边按部就班做好设计、实践、分析、改进的筹谋,一边找时间泡书店恶补相关理论知识,走一步、算一步,写一点、算一点,边摸索,边前进。渐渐地,在硬着头皮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我尝到了课例研究的甜头。我发现,课例研究真是教师日常专业学习的一种好方法,因为教师的成长不仅需要学习具体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历练,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反之亦然,教师的成长不仅需要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还需要能从问题中发现潜藏的教学原理。当在课例研究中遇到难题时,既有的知识经验不足以解决,促使我主动学习新知,并从不同角度,站在不同高度去展开思考,完整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实施课例研究的过程中,我的教学观念一次次刷新,并随之调适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技能也得到提升;在修改课例研究报告的过程中,我的教学思想从模糊逐渐走向清晰,从感性逐渐走向理性,科研能力得到提升。这对于一个教师的成长来说是弥足珍贵的,可以说:“课例研究的过程也正是教师个体成长的过程。”
我明白了,课例研究的成功,并不是指教师执教的“课例”本身成功与否,而是指教师透过“课例”,在解决教学中的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了新的经验,产生了新的思考,提升了自身知识与能力的高度,也增加了厚度。总之,课例研究是教师成长的驱动力,它带给我的看似是很多麻烦、困难,更多的实则是新的知识和经验,最终则是指向成功的愉悦和成长的快乐!
【注释】
[1]龚敏,女,重庆人,渝中区临江路小学校,一级教师,渝中区优秀共产党员,渝中区语文骨干教师,区百佳青年教师,区千名岗位技术能手。(www.daowen.com)
[2][美]布鲁纳.布鲁纳教育论著选[M].邵瑞珍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3]柴荣.激活已知,同化新知——用已知提升高效[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初中生版),2011(4):53.
[4]余文森.有效教学丛书: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5]余文森.有效教学丛书: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6]贺武华.让课堂真实地生动活泼[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4(3):4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