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讨会上,老师们各抒己见,给课例进行诊断。发现我的课堂内容太多、太杂、太满,老师讲得太多,问题太碎,致使教学的重点不鲜明,难点不能突出,细节无法落实,力求面面俱到,实则学生一无所获。老师对于课文的情节内容分析太多,导致学生机械回答,没有真正走进文本。本堂课例设计存在以下致命缺陷。
(1)教学目标的确定太多,太泛。
环境描写分析层次不清。外部环境和家里环境在文中起到不同的作用,外部环境冷是为了突出人情冷,家里环境冷是突出亲情冷,而我在讲授中没有清晰的思路,没有从逻辑上进行归类、梳理,造成凌乱无章,使学生无所适从。
人物描写理解浮于表面。小女孩、小男孩、马车夫、父亲这四个角色的关系不是并列的,而应该有主次之分。安徒生用了大量的笔墨细致地描写了小女孩的头发、穿着,是要表现小女孩的美丽、贫穷、可怜。小男孩、马车夫、父亲的形象与小女孩形成对比,暗示着人情的淡漠、亲情的冷漠,从而激起读者的怜悯之心、同情之意。(www.daowen.com)
由于授课时把它们杂糅在一起,哪方面也没有得到突破。
(3)教学环节处理不当。
小女孩五次擦火柴,五次幻想,我采用的是很快速地带过,轻描淡写的弱处理是很不恰当的。这样的讲解非常无效,仅仅在于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而文字背后的含义、作者的写作意图在弱讲中也一并被弱化掉了。
听了老师们的分析,我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本教学课例除了老师们分析的问题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太关注自己的阅读经验,却忘了我是一个有着四十多年生活阅历、有一定文学鉴赏能力的成年人,而我面对的孩子们很多从小在蜜罐子里长大,如何让他们体会到当年小女孩的生活情境,感受到小女孩的悲惨与辛酸,这是一个难点,这个难点没有突破,学生又怎么能理解小女孩划着火柴看到幻象的激动呢?怎么理解她对幸福和快乐的渴望呢?又怎能理解作者以喜衬悲的深刻用意呢?对教材的解读应该是儿童视野下的解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