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第一次教学实践中的诸多问题,修改后第二次教学设计中改动一:开课形式。表明执教者的语文本位意识得以体现,执教者的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读寓言故事吗?你们知道寓言故事都有哪些特点吗?”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体裁,为后续教会学生阅读寓言故事明确了方向,指向寓言故事教学的重点之一——把握故事的主要意思。
改动二:教师板书课题后,从课题入手引出生字词教学,让学生读课题后提问,接着学生围绕刚才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开始初读课文,厘清文章条理,了解故事梗概。这样一修改,执教者将“学生读课题提出问题”这一环节与“了解寓言故事的大意”结合,让学生自主寻找问题的答案,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首先”“然后”“接着”“最后”连接各问题答案,连接起来就成了故事大意。这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先让学生通过自读归纳,教师在学生归纳有困难的地方点拨、指导,自然而然地使学生进行了归纳概括寓言故事大意的方法训练,落实了单元乃至年段语文训练点。这样既有机整合了语文教学资源,大大节省了时间,又充分关注了寓言故事教学中的语文知识点,为后续把握故事内容埋下了伏笔,也突出了寓言故事教学中的语文味,就是要从指导疏通文义入手,把握故事内容之后,体会寓言蕴含的道理。突显语文学习就是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学习正确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一目的;突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组织、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改动三:在“品读纪昌学射的经过”这一环节中,“从带点的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什么?”这一问题引入是一个先扶后放的过程。此环节的改动,充分落实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学生的阅读训练的相关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品读、理解,一步一步揭示寓意,体现了语言文字教学的落实,让寓言故事教学的语文课的语文味更浓。(www.daowen.com)
改动四:在“品读纪昌学射的经过”后,增加“资料补充”这一环节。充分体现充满语文味的课堂,就应该有效运用语文资源,利用寓言故事的起源、历史,激发学生去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兴趣。扎扎实实体现这是根据寓言故事文体的特点,再展开语文教学的语文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