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生成教学研究意识的方法与策略

生成教学研究意识的方法与策略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意识是研究者对研究的感知和认识,主要体现在问题意识、参与意识、反思意识。(二)参与意识当教师对课例研究的作用与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以后,教师会带着特定的问题、目的进行课例研究的整个规划。让教师在课例研究中真正有所收获,是提高参与意识和推动积极主动开展课例研究的不竭动力。

生成教学研究意识的方法与策略

意识是觉醒状态下的知觉,它包括对外界事物的觉知,也包括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既涉及知觉的各种经验,也包括我们对这些内容和自身行为的评价。研究意识是研究者对研究的感知和认识,主要体现在问题意识、参与意识、反思意识。

(一)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就是对客观存在的矛盾的敏锐感知和认识,具体来说,就是“主动发现问题、找准问题、分析问题”的自觉意识。强化“问题意识”是促进矛盾解决的思想前提。在以往的大多数教研活动中,教师虽然也通过听课、评课发现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往往比较肤浅,加上研讨时也多为形式上的交流,很容易导致“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缺少深层次的质疑和声音,致使教研活动缺少真正的思维碰撞,直接影响了教研活动的效果。

现在教学名师研修团队的教师不仅知道了问题对研究的重要意义,而且学会了在理论的指导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教学中的困惑、发现进行有意识的梳理,提炼问题。下面这位教师和她的教研团队关注到教学中“满堂灌”的现象,她说:“课堂上教师讲得太多、太满,学生缺乏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要充分放手让学生学,让学生思考,让学生质疑,从而发现差异,聚焦疑点,最后达成共识。这一教学过程是在充分留白的基础上做到人人参与,让学习真正发生。我们想通过这次神话故事的课例研究,运用‘留白策略’,思考并实践如何留白能充分体现让学思想,让学习真正发生。所以,我们选取了在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材三年级的《盘古开天地》,这是人教版教材第一篇神话,属于具有坐标意义的一篇文章。”这位教师选择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留白的策略研究”作为课例研究主题。

(二)参与意识

当教师对课例研究的作用与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以后,教师会带着特定的问题、目的进行课例研究的整个规划。课例研究离不开教师在课堂实际的教学中为解决问题而进行的实践、反思、改进、反思……教师是课例研究的主体,开展课例研究源于教师自我发展的愿望和对教学质量提高的追求。如果教师的内在参与愿望没有被唤醒,那么他们的课例研究就是敷衍了事,为完成任务而做,这不是真正的参与,仅仅是一个“参与”的旁观者。参与课例研究是需要有积极主动的态度、明确的目的、充足的时间,而积极主动的态度体现在教师的参与意识上。让教师在课例研究中真正有所收获,是提高参与意识和推动积极主动开展课例研究的不竭动力。(www.daowen.com)

教师对课例研究经历了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这离不开教师们不畏阻碍和困难,主动参与其中的积极态度。在项目研究团队的系统培训后,大多数教师刚开始自己摸索着做课例研究,个人的力量往往是微小的,特别是自己既要进行设计教学、教学实施、教学反思,还要关注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全面地反思找准问题点,改进教学等,这一过程是复杂的。教师开始寻求身边的资源,在项目团队和学校的教研组的共同努力下,这些经过培训的教师回到学校后,作为教学实施者、教学设计者、观察者、反思者等多角色、多方位的参与,极大地提高了自己在课例研究中的参与意识。

(三)反思意识

反思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不断深入的根本动力,没有反思的经验是僵化与守旧的。一次深刻的反思就可能将这种僵化打破,课例研究为这种反思提供了机会。在对教师访谈时,一位教师说道:“我一般是观察、分析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教学效果。像这次课例研究我就是把自己的反思与我们教研组的反思集中起来,我们通过现实的教学情境来反思研究主题是否切实可行,通过反思教学实践过程来重新设计整个研究框架。”通过上述的教师访谈我们可以发现课例研究带给教师的理性思考。已有的研究表明,真正支配教师教学实践的是教师自己头脑中固有的那种“教学理论”,是教师自己经过学习和内在的体验,以及对自己教育行为反思的基础上自发产生的,从而成为一种自觉的、不假思索的教育行为,而不是强制性的教育行为,外来的教学理论只有转化为教师自己的品格,成为教师生命的一部分,并指导教师自己日常的言论与行动时,才会产生指导实践的作用。[16]

反思意识体现在教师的反思已经从简单地对课堂教学效果的经验性的描述到能够有理论、有重点的反思;反思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反思,而且是集体共同反思;反思的次数也从一次到多次;反思的内容不仅是研究问题的反思,还涉及对这次课例研究整个研究过程的反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