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几乎未接触过课例研究的教师们来说,“课例”以及“课例研究”的概念是比较模糊的。经过相关理论知识的培训,教师对“课例”的认识发生了转变,不再将其看作是详细的教学设计、详细的课堂实录、教案加上课又或者是精心设计的课等。他们认识到了课例是研究问题的表现场,是问题分析的素材,是研究需要依托的对象,研究不仅要围绕问题,而且是通过课例这个载体进行。
(一)课例是研究问题的表现场
课例是一种能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载体,是符合教师工作的特点与思维方式的,它不仅能发展教师的行动智慧,而且还为教师研究问题提供了一个表现场。作为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升的一种有效研修方式,“课例”是“以课为例讲道理”,即以实际发生的课堂教学内容为载体,以某个研究问题为主题,通过对教学问题的再现和描述来揭示教与学的改进过程,讲述教学改进背后的观念和认识。[11]课例作为问题表现场,承载着教学问题,我们通过研究课例,分析和解决问题。
一位教师是这样分析中职学生的学习状况的:“中职学生的学习现状与旅游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目前面临的一个不容乐观的形势是中职学校学生学习状况不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普遍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对于所学的专业及未来的工作岗位认识不足;二是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中职学习内容虽然不‘深’,但具有广度和实践性,特别是要求学生能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中职学生而言具有挑战性;三是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充分利用课堂和课余时间进行学习,不愿‘记’,不愿‘算’,不愿‘操作’;四是《旅游地理》是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综合性强、多学科交叉的学科,知识点多,而学生往往认为理论课枯燥,缺乏学习的自觉性。”这位教师针对中职学生学习现状,根据当前“能力本位、学生中心、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选择以《青藏高原旅游区概述》为课例,研究运用项目教学法提高中职《旅游地理》教学有效性。
教师的课例是基于研究问题实施的教学。在选择作为研究的课例时,课例承载着教师的教学理念,是教师教学行为的集中表现,同时也是教学问题的表现场。课例研究中,教师尝试将某种教学理论或者方法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或者尝试针对自己教学行为中的某种缺失加以改进。这个过程的重点不在于发展出具体可见的产品,也就是说,课例研究不在于“打磨”一节优质课或者写一篇论文报告,重要的是教师具体行动方法的改进与自身实际教学能力的提升。课例为教师的研究提供了一个不断汲取他人智慧和力量,整理和提升个人经验,建构关于教与学的新知识,优化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平台。
(二)课例是问题分析的素材(www.daowen.com)
课例的意义在于打破长期教育专家统领的“理论研究”和教师的“实践操作”之间的藩篱,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真实的理论与实践契合的思考空间,教师通过课例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分析问题,让教师跨越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沟壑。在课例中教师们主动地进行着各种尝试,不仅意识到了问题,有了问题意识,而且意识到了要慎重地选择课例,课例作为问题分析和解决的素材,在分析的过程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课例研究基于问题,课例作为研究问题的载体,同时也是问题分析的素材,课例的素材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课例所表现的各个要素,为教师分析问题提供了视角,比如教师在分析时可以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反思等方面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一位老师在“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提高中职《旅游地理》教学有效性”的课例研究中,对教学实施进行分析时,就根据两次课堂教学的学习任务、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差异进行分析,其中对教学方法的比较分析:第一次课堂教学运用了直观教学法、问答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第二次课堂教学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竞赛法等,第二次教学体现了“学生中心”,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有意注意的保持、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均有较好的效果,体现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对接”的理念。有针对性地发现了其研究的问题,任务驱动教学法对于教学效果的影响,避免了教师在对问题进行分析时泛泛而谈。
其次,课例反映出教师基于理论对某一问题的分析,课例为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提供了路径,教师透过课例可以有理论基础地分析问题。例如为解决“如何根据学生的‘学’来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概念?怎样引导学生从具体到抽象、复杂到简单地归纳总结出概念?”这个问题,教师选择“三角形的定义”作为其课例,将研究问题“通过反例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概念”融入课例。这位教师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对比分析“第一次实践按照教材的呈现,情境引入—对三角形下定义—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第二次实践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出发,对于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进行先行教学—然后是对三角形下定义—用字母表示三角形……”最终发现运用反例对学生进行语言的引导,让学生更加有的放矢地对自己总结的概念进行分析、归纳、修正、概括,并进一步通过对比练习让学生感觉数学的简洁美。我们可以发现课例不仅是研究问题的支撑,也是理性分析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课例的各要素为有针对性地分析问题,提供了清晰的视角,避免了盲目或没有条理的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