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是课例研究的重要载体,它是研究问题的载体,是教师进行对比分析、教学改进的基础。作为载体,课例有其特殊的特征,是由课例研究的需要和性质决定的。由于多数教师是初次接触课例研究,对于课例的理解还不全面,也不够明晰,出现了一些片面的甚至不正确的认识,这些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课例研究实践。主要的认识误区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课例就是教案
从教师的课例研究报告中可以看出,部分教师出现将课例等同于教案的认识偏差。下面是一位教师在课例研究报告中的课例。
【课例】
昨天,我们初步预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文中的小女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悲惨可怜)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用文中的语句来述说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小女孩太可怜了。
1.从哪些地方读出了寒冷、贫穷?
A.出示:“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体会到了什么?(寒冷:自然环境恶劣。)
B.出示:“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家庭贫穷。)
2.从哪些地方读出了恐惧与社会无情?
A.出示:“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体会到了什么?
(大年夜——使我们自然想到了什么?这是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差,对比手法。)
B.出示:“她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体会到了什么?(小女孩内心的恐惧及马车夫的无情。)
C.出示:“另一只叫一个男孩儿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体会到了什么?(小孩无情。)
D.出示:“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体会到了什么?(社会冷漠,大人无情。)
E.出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体会到了什么?(家庭的冷淡,亲人的无情。)
总结:好一个冷漠无情的社会!回过头来再联系第一自然段的寒冷,这仅仅是自然环境的寒冷吗?(不仅是自然环境的寒冷,还有社会环境的冷漠。可以说小女孩从头冷到脚,从外冷到内,从身体冷到内心!)
此刻,自然环境的寒冷,加上社会环境的冷漠恐惧,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对小女孩来说那可真是雪上——加霜!
教师所呈现的是教案,是教师教学设计的内容而非课例。“课例是一堂课或围绕一节课所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总称,它是对教学的全景实录,呈现着完整、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2]课例强调的是真实课堂教学过程的完整呈现,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可以是教学现场、教学录像,也可以是文字性的教学实录。但教案呈现的是教学设计,是教师对教学活动的预设。这种预设和教师教学实施的实际状况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教学设计中看不到师生双方互动的真实现场。
课例反映教师的教学实践,在进行课例研究时,应当对课堂教学的真实状态进行完整的、真实的记录。课例的特征之一就是真实性,它强调对完整的课堂互动情况的展现。要实现课例研究的目的需要研究者参与真实的课堂,课堂实录有助于教师进行后续的教学分析、教学反思和改进等。尤其是作为研究主体的教师,通过课堂实录能够从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自身的教学,将实际教学与教学设计进行比较以分析问题,能够更清晰地对教学进行分析。缺少教学实录,教师在进行教学分析、撰写课例研究报告时,大多是凭着自己上课时的感觉进行,比较表面,缺乏针对性。比如上面那位教师在分析他的教学时写道:“我的教学设计存在的致命缺陷是:教学目标的确定太多、太泛,教学环节处理不当。”这样的分析并未涉及影响教学的深层因素,课例研究没有达到其真正的效果。
(二)课例是教学案例
与课例(教学实录)不同,教学案例是“以故事或事件的方式呈现,按照一定的结构展开,其中蕴含着对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研究者所信守的理论”[3]。因此,教学案例是教师对教学实录进行加工的结果,其中包括教师对自身教学的分析和认识。如下面这个课例:
教学实录
在讲授朱自清的《春》的春草图这一段时,我提了一个问题:“第3节写小草,写得很细。从哪些方面写的?哪些词用得特别好?”可是学生大多数能够谈出来的都是修辞手法,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小草的调皮。而这一段中的很多可以分析体会的语言,学生无从谈起,后来经过点拨和合作讨论,学生回答:
生1:钻,写生命力。嫩,写质地。
生2:绿,写颜色。……满是的,写范围。
生3:软绵绵,写姿态。(www.daowen.com)
生4:“钻”,用得非常好,写出春草旺盛的生命力,草从泥土里钻出来,盼望春天。
上面这个教师对课例的认识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偏差:
第一,缺少对课堂教学情况的完整记录。进行加工的教学案例也能体现教师对自身教学的分析,但无法同时还原真实的课堂教学。经过加工的教学案例使教学的真实性有所缺失,而在教学研究中的课堂观察尤其要关注教学现场的真实的、动态的课堂。教师的这种课例写作,没有展示出教师自身的语言行为。同时也是教师根据自己的视角从课堂中截取的一段内容,包含了教师自身对这一段教学的认识和看法。缺少真实性和完整性导致教师不能将着眼点放置于所研究的问题上,而更多地关注到了具体的教学措施和教学引导层面上。
第二,不能充分体现教学改进的过程。只有真实地记录课堂,才能比较客观地对第一次教学和第二次教学进行对比,以进行教学改进。上述教师写的课例是从教师自己的角度,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了阐述,而缺少教师对自身教学表现的认识。由此导致教师将问题归结到学生身上,不能从比较客观、全面的角度认识问题,教师对这段教学的分析如下。
分析
学生经过自己的理解能够说到很少的一部分,但是答题时往往会漏掉一些很关键的因素,思路很窄,经过老师分析之后能够找到答题方向,但是自己拿到习题一般就只会从修辞角度入手,易出现失误的地方是回答问题不全面,体会不到作者的真正情感指向,或不能深入挖掘语言的内涵。学生答问题只能根据已有的思维模式分析句子,而修辞手法是小学品析语言运用得最多的方法,所以修正了教学设计,把答题的模式及早抛给学生,让学生懂得常见的几种分析脉络,更能让学生在答题时有的放矢。
不能充分体现研究问题和问题解决的整体情况。对教学的分析要围绕研究问题进行,看研究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是如何解决的。加工了的教学案例使教师无法客观看待自己的课堂教学,而导致在回想课堂教学时不能客观地进行反思。完整的课堂实录能够呈现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使教学问题得到了解决,是如何进行教学处理的,而实际教学能够反映教师是否解决了问题,是否还遇到了其他阻碍。以研究问题为核心,通过对完整的课堂实录的观察能使教师将观察视角重点置于问题的解决过程。
(三)课例是教师的语言实录
在课例研究中,存在教师将课例看作是教师的语言实录的情况,比如下面这位教师的教学实录就存在这种现象。
教师:针对这种行为,你认为以上哪种规则约束最有效?为什么?
教师:出示法律的特征: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具有强制性。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PPT出示网民李某散播谣言行为被处理。
教师:从对网民李某该行为的处理中,请同学们对法律的特征做进一步思考:1.国家制定或认可,具体指哪些国家机构?2.国家强制力由谁来保证实施?解读法律的特征。
教师:李某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这不仅使同学们,也使其他社会成员感受到了法律的力量,我们对于法律的严惩感到欣慰,也警示了那些有不良企图的潜在违法者。我们要尊重法律、敬畏法律。
PPT出示明星、高官违法案例。
教师:网民李某是无固定职业的一名普通社会成员,违反了法律,就要受到国家强制力的约束。那么,这些社会公众人物违反法律,又当如何处理?
教师: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一旦触犯了国家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决不允许任何人超越于法律之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只有教师的语言不能体现教学的真实情况。课例研究要实现改进教学的目的,最终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因此,在进行课例研究时,学生的表现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师从自己的角度看自己的课堂表现很难真正实现教学的改进,教学要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才是真正的改进教学。因此课例研究的整个过程要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设计、观察、分析。
只有教师语言不能充分体现研究问题。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思考如何为学生更好地学习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分析时通过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互动和表现衡量是否解决了研究问题,在进行教学改进时,根据教学分析的结果针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改进。总之,教师的课例研究过程离不开对学生的关注。因此,课例也要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记录。单纯从教师的语言实录来看不能反映出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和影响研究问题解决的其他因素。教学是复杂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从以上认识误区可以看出,教师对课例的认识偏差主要是由于教师对于课例的特征认识不清,没有充分意识到课例具有问题性、真实性、完整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有的课例没有反映研究问题。课例研究中的课例是基于设计的教学,而设计的目的是解决研究问题,因此课例中应当呈现研究问题,并且呈现出研究问题的解决过程,问题是否得到解决,解决的程度如何。课例是教师问题意识的反映。在课例的选择过程中就需要教师明确自己要研究的问题,根据所要研究的问题和研究需要选择课例,要以所要研究的问题为基础。教师的教案、教学案例、教师单方面的语言实录都不能完整地反映所要研究的问题,而研究的问题应是教师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实的、具有典型性的问题。
有的课例没有反映教和学双方的课堂表现,缺乏对现场的、真实的教学的反映。课例研究应当是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从学生角度去研究问题,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改进等。教师要通过课例实施教学设计,检测研究问题是否得到解决,要考察师生双方的表现。尤其是教学是一体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构成了教学活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反映了教师作为教学研究主体的努力,而教学实施中学生的表现则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应用了合适的教学理论解决了研究问题。
明确认识课例中存在的误区可以让教师反省自己对课例的认识偏差,形成对课例的正确认识,帮助教师找到研究的起点,走出研究的误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