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布雷顿森林体系与美元国际化的关系与影响

布雷顿森林体系与美元国际化的关系与影响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国1776年建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是美元国际化的起点。1834年,美国修改铸币比率,由于白银的市场价格高于法定银元的价格,银元退出流通。美国加入以金本位制为基础的国际货币体系后,美元国际化进程才得以启动。美联储成立后,很快建立了美元承兑汇票市场,迈出了美元国际化最重要的一步。美元则由于其稳定性被广泛接受,成为全球最安全的国际储备资产。

布雷顿森林体系与美元国际化的关系与影响

美国1776年建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是美元国际化的起点。概括而言,美国货币制度、银行制度的建立,以及美国经济发展对这一时期的美元国际化进程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建国以后,美国于1787年颁布“新宪法”,从而拥有中央银行性质的银行和美元。1792年,美国国会通过“钱币法案”,该法案规定“元”是美国货币的单位,并且只有美国国会具备美元铸币的铸造权。自1791年开始,美国长时期实施金银混合的跛行本位制(Limping Standard System)。1834年,美国修改铸币比率,由于白银的市场价格高于法定银元的价格,银元退出流通。1874年,美国西部发现大银矿,白银市场价格大跌,加之欧洲国家因加入国际金本位制而出售白银,美国开始铸造足值的法定货币银元。但由于白银价格长期具有通胀的压力,美国联邦政府始终没能建立起单一而稳定的金属货币制度。直至1879年,美国才开始实施金本位制。随后,美国1900年颁布《金本位法》,以法律形式规定20.67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美国加入以金本位制为基础的国际货币体系后,美元国际化进程才得以启动。

1837年,美国密歇根州颁发《自由银行法》(Free Banking Act),同时创立“自由银行制度”。“自由银行制度”允许美国的所有团体和个人无须领取执照就可以开设银行,并且可以无条件地发行银行券,美国国内银行数量因此急剧增加。因为银行券泛滥成灾,货币流通的“劣币驱良”法则致使大量银行倒闭,混乱的银行体系对美国经济形成巨大冲击。为了稳定货币量,美国国会在1863年颁布了《国民银行法案》,该法案规定,国民银行必须由联邦政府颁发执照,并须以联邦证券为银行券发行担保。

为了完善国家银行体系并保障美元币值稳定,美国国会于1913年通过《联邦储备法》,并建立了名为联邦储备体系(Federal Reserve System)的中央银行体系。美联储成立后,很快建立了美元承兑汇票市场,迈出了美元国际化最重要的一步。此外,美联储的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业务保证了市场的流动性,使得纽约外汇市场的流动性得以提高,纽约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吸引力大大增加。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1933年银行法》,建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为合格的美国银行提供保险,至此,美国银行制度基本得以完善。据《新美国经济史》记载,1894年美国已经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美国的工业产值已相当于其最大竞争对手英国、法国和德国三国的总和(1870—1913年英国、美国、德国和法国GDP增长率和出口增长率的指标见图5-5)。

图5-5 1870—1913年主要国家GDP和出口增长率(%)[2]

资料来源:安格斯·麦迪逊,《世界经济千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尽管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经济规模已经达到世界第一(1913年主要国家经济指标见图5-6),但是英镑(而不是美元)的国际化却达到顶峰。美元国际化滞后于经济发展,迟迟不能起步的原因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没有建立起稳定的货币制度和完善的银行体制,因此也就不能给外国政府以及投资者以信心保证,美元就不可能在世界范围被广泛和普遍地接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元在国际交易中迅速超过英镑,一跃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货币,“美联储作为强大的中央银行为美元国际货币提供的强有力支撑是不可忽视的”(Eichengreen,2011)。

图5-6 1913年主要国家经济指标

资料来源:安格斯·麦迪逊,《世界经济千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法国和英国等主要欧洲强国在战争的非常时期都停止了货币自由兑换以及黄金出口,金本位制度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与此同时,从1914年开始正式运作的美联储给英、法、德、日等参战国提供大规模信贷,巨额战争订单拉动了战时美国工业的迅速发展。美联储在这一时期采取了对美元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的举措: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联储始终按照固定比率保持美元与黄金的自由兑换,即便是在1917年美国加入战争也不例外。相对而言,当时欧洲大部分国家的货币价值不稳定,币值普遍高估,又存在外汇管制,这使得美元相对于其他货币具有特别的吸引力。20世纪20年代,美元是唯一可直接兑换黄金的货币,美国也是唯一不限制黄金输出的国家。“1924年,在各国官方外汇储备中,美元的比例已经超过了英镑。”(Eighengreen,2011)只是1929—1933年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毁灭性地打击了全球经济以及国际金本位制度,致使美元国际化进程突然中断。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1937年,美国是全球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工业生产、出口贸易和黄金储备规模等全球占比都远超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发达国家。1937年主要国家经济实力,如图5-7所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美国再一次给各参战国提供融资,同时积极为各国生产战争物资,因此给美国的制造业、重工业和军工业、对外贸易、对外投资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巨大推动力,美国也因此积累起巨额财富。相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意大利等国满目疮痍;英国、法国则债台高筑,黄金储备锐减(1937年主要国家经济实力见图5-7),工业大幅缩减。由于对未来欧洲的稳定没有信心,各国官方持有的英镑储备急剧下降。美元则由于其稳定性被广泛接受,成为全球最安全的国际储备资产。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美国GDP全球占比超过50%,贸易量全球占比约为1/3,此外,美国还拥有全世界超过70%的黄金(两战期间各国黄金储备变化见图5-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元国际化无论是从程度上、数量上、对世界经济的渗透上及其为确保国际化的制度框架所达到国际法律规范标准的高度上都是空前,也可能是绝后的。

图5-7 1937年主要国家经济实力(全球占比%)(www.daowen.com)

资料来源: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情况统计录编》。

图5-8 两战期间各国黄金储备变化(亿美元)

资料来源:宫崎犀一等编,《近代国际经济要览》,东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精明的美国政治家们抓住历史性机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尚未完全结束之际,召集来自美、英、法、苏联等40多个主要发达国家的代表,于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布雷顿森林的山区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旨在商讨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建方案。由于战后英美两国经济实力的逆转,“布雷顿森林会议”最终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布雷顿森林协定》(Bretton Woods Agreement),在《布雷顿森林协定》下构筑的国际货币体系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布雷顿森林体系为战后国际货币储备、国际汇率国际收支调节等机制作出了制度性安排,其核心内容是“一固定,两挂钩”制度:“一固定”是美元与黄金的兑换价格固定,即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两挂钩”则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一固定,两挂钩”制度使美元成为黄金的“等价物”,进而使美元成为与黄金等同的储备货币,以及主要的国际支付手段。美国借助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的主导地位,并将这种主导货币地位制度化。与此同时,英镑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也以正式的制度形式被拉下神坛。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为美元国际化到达高潮做好了法律上和制度上的铺垫,因为强盛的美国已经确立掌管国际货币和世界霸权地位(1948年主要国家经济实力见图5-9)。战后欧洲以及世界各地的经济重建也为美元国际化创造了巨大的空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战争所致的物资匮乏使欧洲各国长时间处于高通胀,同时,欧洲大部分国家实施严格的外汇管制。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元并不管制,美国经济稳定增长,国内保持低通胀,美元因此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硬通货,被各国官方以及私人部门争相持有作为储备资产,并开始以锐不可当的趋势向国际化顶峰冲击。美元对国际社会更为深远的渗透和影响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资本输出实现的:第一,通过以“马歇尔计划”为主的欧洲“美援”和以“道奇计划”为主的日本“美援”将美元输出到欧洲和日本;第二,通过美国跨国公司到世界各地建立子公司和分公司实施对外直接投资;第三,通过美国跨国银行建立遍布全球的金融网络,对外提供美元贷款,并进行证券投资;第四,美国游客的境外支付将大量美元留在世界各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多年,美国银行建立起覆盖全球大部分地区的金融网络,从而使美元兑换非常便利。加之安全性、稳定性等诸多优势,美元实现了全球流通,并使其国际化达到顶峰。

图5-9 1972—2010年日元在全球中央银行外汇储备中的比例(%)

资料来源:IMF COFER Dataset。

20世纪60年代,比利时裔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Robert Triffin)指出:要维持美元信心,美国必须控制其国际收支赤字;但为了向全世界提供美元清偿能力,美国又必须保持国际收支的赤字。特里芬揭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内在的“固有缺陷”,即“特里芬难题”(Triffin Dilemma)。这种矛盾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运行后逐渐暴露出来,随着矛盾的激化和发展,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崩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参战国经济与贸易得到修复。处于经济扩张期的世界各国开始积蓄国际储备,选择储备结构多样化以降低风险,许多国家将部分美元兑换成黄金,美国的黄金储备逐年下降。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爆发。为了扩大军费开支和刺激经济增长,美国政府采取凯恩斯主义的扩张性经济政策,引发了国内通货膨胀。同时,由于美国私人部门海外工业投资增加,加之美国作为“世界警察”常年向全球五大洲派遣驻军等诸多原因,致使黄金大规模流出美国,政府财政赤字逐年扩大,美元的实际含金量持续下降(1939—1980年美元购买力贬值记录见图5-10)。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有责任和义务维持其与黄金的固定官价,导致美元币值的人为高估,美国国际收支转入逆差,并很快沦为最大的债务国。

图5-10 1970—2010年日本和美国资本账户开放指数比较

数据来源:Chinn and Ito。

1971年,美国结束了长达近百年的贸易收支盈余史,对外贸易收支出现了自1888年以来的首次逆差,且高达20亿美元。随后,美国分别于1961年、1968年和1971年相继爆发了三次美元危机。在第三次美元危机中,1971年12月18日,“史密森氏协议”(Smithsonian Agreement)允许美元官价贬值至38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意味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第一大支柱——美元与黄金挂钩——倒塌。1973年3月,美元与黄金脱钩,主要国家货币与美元脱钩,各国实行单独浮动或联合浮动汇率制度。至此,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第二大支柱——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也倒塌,布雷顿森林体系宣告崩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