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货币所具有的特质也是学者们的研究常常涉猎的范围。Brinley(1975)发现英镑拥有国际货币特权后,这种特权具有“历史继承性”(亦称“网络外部性”)。Tavlas(1990)也证明国际货币的使用具有“网络外部性”(或历史继承性)。Trejos(1995)和Wright(1996)指出,国际化货币比非国际化货币在国外的购买力大,却不如在国内的购买力大。Rey(2001)证明成为国际媒介货币的是来自开放度最大的国家、与其他货币交换成本最低的货币。Devereux和Engel(2001)发现本国和外国的企业会选择具有最小货币供给变化的国家货币作为计价货币。
很多学者对货币国际化的条件进行了有益的探讨。Andrew(1961)认为一国的经济实力决定本国货币在国际化进程中的竞争力及生命周期。Williams(1968)发现货币国际化程度主要取决于本国金融业的发展深度,并指出,1914年以前英镑体系的核心实际上是云集于伦敦的国际银行体系。Mckinnon(1969)认为从事国际贸易的私人交易商为了最小化其汇率风险及节约携带成本,会以最适当的国际化货币进行交易。Mckinnon(1969)认为国际交易的买卖双方都倾向于用本国货币计价交易。高度差异的制成品交易一般以出口商的本国货币计价,因为生产者拥有市场定价权;而相对类似的初级产品交易则以一种单一的国际货币计价和结算,因为生产者仅仅是价格接受者。Grassman(1973)发现国际贸易交易倾向于以生产者货币作计价货币。Bergsten(1975)指出一国货币国际化需要强大的政治保障及国际合作支持。此外,国际化货币发行国的经济规模有相对优势并保持适度增长、货币政策具备相对独立性、国内金融市场发达、价格稳定、国际收支及其结构合理、货币维持可兑换信心也是货币最终实现国际化不可或缺的条件。Hayek(1978)和Cooper(1986)认为货币的国际地位依赖于其稳定性及未来价值的可预测性。货币价值不会不规则波动是货币国际化的必要条件。Krugman(1980)强调最大交易量的货币是交易成本最低的货币,也是国际化可能性最大的货币。(www.daowen.com)
Mundell(1983)和小原三代平(1984)指出,一国的政治及军事力量有助于巩固货币的国际地位。Kenen(1988)指出,金融市场自由度是决定货币国际化程度的关键性因素,因为只有资本自由流动才能创造货币国际化所需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Frankel(1990)论证了历史上以货币作为国际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以及这些体系的内在不稳定性。Eichengreen(1994)证实国际货币体系具备等级结构,而形成及维持这种等级结构的内部力量是国家经济实力的差异。Tavals(1997)认为一国实施货币国际化战略需要三个前提条件:(1)政治稳定的信心;(2)深入开放的金融市场;(3)出口量占全球较大比重。Eichengreen(1998)展现了20世纪初美元取代英镑的国际货币竞争史。Benjamin(1999)认为货币地理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Westphalian System)指一国货币版图与其领土空间重合。而货币国际化现象则颠覆了这一理论模式。Mundell(2003)认为人们对一国货币稳定的信心是该货币能否成为国际货币的关键因素。货币流通及交易范围的大小、货币政策是否稳定、国内是否实施金融管制、货币发行国经济规模是否强大,以及货币本身的长期价值还原能力等都是影响货币的国际化程度的因素。Prakash Kannan(2009)的研究揭示,国际货币发行国应该保持低通胀以及经济的稳定增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