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讲书的艺术:再创作而非单纯摘要

讲书的艺术:再创作而非单纯摘要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创作和摘要是两回事。切记,讲书的过程一定不是念原稿,也不是删节版原稿。讲书是再创作的过程,是用自己的语言使它通俗化以便于大家理解的过程,所以你可以加入很多创作的东西在里面。实际上,不矛盾。我讲过一本书叫《复杂》,出版社的人都觉得这书讲不了,没人能把这书讲明白,因为太复杂了。但我从那本书里读到了非常重要的东西,我觉得我们这个社会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复杂性科学思维。他没有对教学知识进行“再创作”。

讲书的艺术:再创作而非单纯摘要

创作和摘要是两回事。把所有要点画下来,然后从头到尾念一遍,这叫摘要。

“樊登读书”的主编慕云五老师说过一个概念,他说“樊登读书”是“化学讲书”,而其他很多人讲书是“物理讲书”。这里面的区别是什么?物理讲书就是把内容片段摘下来,拼在一起,这种解读图书的方法意义不大。化学讲书就是重新创作。

我们之所以需要讲书,需要听书,就是因为看原文的时候,有的读者读不懂;或者有些文字过于书面化,读起来很累;或者原文是外文翻译过来的,略显生涩。我把讲书比喻成“中文翻译成中文”,把原文读不懂的中文转换成简单好理解的中文。

切记,讲书的过程一定不是念原稿,也不是删节版原稿。讲书是再创作的过程,是用自己的语言使它通俗化以便于大家理解的过程,所以你可以加入很多创作的东西在里面。

读到这儿,很多读者会说,那这一条跟上一条矛盾了。前面说我们要尊重书,怎么现在又说要创作呢?实际上,不矛盾。前面说的尊重是指准确地理解这本书的意思,并不是说不能加一些生活案例,加一些联想的内容。比如你举的案例和书中的主题无关,你表达的观点就跟作者想要表达的完全不一样,这就代表你没读懂。

我讲过一本书叫《复杂》,出版社的人都觉得这书讲不了,没人能把这书讲明白,因为太复杂了。但我从那本书里读到了非常重要的东西,我觉得我们这个社会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复杂性科学思维。我觉得没什么难的,于是就把那本书讲完了。出版社的人听完说,我讲的就是原文的意思,而且比原文清楚多了,最重要的是能听懂。我想,这是讲书的价值,也是我们这些讲书人讲书的意义所在。

讲书和当老师有异曲同工之妙。(www.daowen.com)

我上学时,有一位数学老师,教我们几何代数。第一节课,这老师一进教室就拿着圆规画了一个圆,然后开始画切线,一直不说话,就只画图。然后等他把整个黑板全部画完了以后,下课了。

我们全部呆住了,完全看不懂。后来这位老师被学校解聘了,好像他这辈子也没能再成为中学老师。为什么呢?他没有对教学知识进行“再创作”。他就觉得,这还用讲吗,这么简单,一看图就明白了。

我发现,越是优秀的老师,越有同理心。他能感受到别人的知识盲区,破除“知识的诅咒”。他能预判到别人可能听不懂某些知识点,于是用一种降维的方法讲给别人听,使其明白。

我有一次在山东演讲,遇到一件很感动的事。有一位80岁的老奶奶,从德州一大早赶高铁跑到淄博参加我的线下活动。我问老太太为什么这么大年纪还跑来听演讲,她说她不识字,但是她儿媳妇给她办了一张卡,让她听我讲书。她说她以前不会带孙子,老跟家里人为这事吵架。后来听了我讲的很多关于家庭关系的书,现在特别会带孙子,而且也会沟通了,她现在和孙子、儿媳妇的关系都处得特别好。

以上是关于讲书前必须要了解的两个原则。听起来有点矛盾,实际上不矛盾。首先要尊重原文,但同时一定要创作,要把它变得更加容易被别人理解和接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