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科技类电视节目与其传播方法的详细解析

科技类电视节目与其传播方法的详细解析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科教片成为中国电视起步阶段最重要的节目类型之一。同时,中国电视媒体节目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非专业频道科技类节目的播出明显地受到电视剧、娱乐“真人秀”节目、新闻栏目的挤压,国外科技节目的大量引进,中国科技类电视节目的发展面临着内外双重压力。比如,在注重科技传播实效性方面,出现了一些对科技事件的直播节目。

科技类电视节目与其传播方法的详细解析

作为大众传播媒体,电视已经成为公众获取科学信息,解决公众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科技类电视节目的播出也成为当前科学普及重要的传播形式之一。中国科协在2001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中发现,电视已经成为公众获得科学技术信息的主要渠道,比例达到了82.8%。科技类节目主要指以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为内容的节目,包含了科技类纪录片、科技类新闻、科技专题类节目等多种节目形态。

中央电视台成立之初(前身为北京电视台),便秉承“宣传科学技术知识”的宗旨,重视科教片的创作和播出。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等专业科教影视节目创作队伍,也为电视台提供了大量的科技类节目。科教片成为中国电视起步阶段最重要的节目类型之一。随着电视在科技传播中主体地位的确立,电影作为科教片、纪录片载体逐渐式微。在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确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这一大背景下,1995年4月北京科影厂整建制划归到中央电视台,成为央视科教节目制作中心。经过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开始的电视频道的扩张和专业化之后,中国科技类电视节目整体创作态势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发展。

2001年7月9日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的开播是科教节目频道专业化的重要标志。各家地方电视台的频道专业化划分之后,科教频道成为一个基本的专业频道构成,频道专业化为科技类节目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平台空间。当前,在众多教科文题材为内容的科教专业电视频道中,科技节目比例得到了很大提升,无论规模、数量,还是节目形态表现手法都得到了极大的突破。同时,中国电视媒体节目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非专业频道科技类节目的播出明显地受到电视剧、娱乐“真人秀”节目、新闻栏目的挤压,国外科技节目的大量引进,中国科技类电视节目的发展面临着内外双重压力

以“公众理解科学”为基本内涵的科技普及是科技传播的基本形式,也是公众科技教育和文化教育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公众理解科学”就是科学世俗化、大众化的知识扩散过程,促进公众理解科学,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这已经成为当前科技类节目创作的基本内涵。比如,央视科教频道的《走进科学》提倡的“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提倡科学方法、传播科学知识”栏目宗旨,正代表了当前科技类节目对“公众理解科学”一个共识化的诠释。公众科技素质的培养,就是要给公众一个“全面的、完整的科学”,包括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知识四位一体,构成了完整的科学普及体系。

国内科技电视节目从发展初期就并不缺乏知识性,但往往只注重“以通俗的形式讲解科学知识”,有些科教片甚至提出只拍“科学定论”,“公众理解科学”内涵的失衡导致了科学普及的局限性。以“公众理解科学”为创作基点的科技节目,应当更注重科学意识与公众科学素养的培养,科学的普及并不仅仅在科学知识传达的层面,要在科学方法上做文章,注重科学的过程的展示及节目对象的科学性与科学内涵,力图“促进公众在科技与社会、科技与人的关系中全面理解科学技术”[10]。央视《百科探秘》(民生话题版)节目就紧抓与民众自身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事件,提出:“从百姓关注的民生话题入手,通过理性的分析和多视角的探讨,探寻隐藏在事物背后的真相,寻求可以被公众理解和接受的答案,倡导科学的思想方法,提高中国人的科学素养。”[11]公众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工作中都会接触到大量的科学技术问题,让公众了解与日常经验息息相关的科技问题,密切科技与公众生活的关系已经成为很多科技类节目倡导的创作方向。

当前科技类节目几乎已经包含了所有的节目形态和节目元素,在节目形式的创新方面取得了不少的进步。比如,在注重科技传播实效性方面,出现了一些对科技事件的直播节目。如2003年8月、10月北京电视台的《全方位见证火星冲日》、《全方位感受载人航天》,中央电视台《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特别报道》。2007年10月的“嫦娥一号”探月行动就抓住了民众的兴趣点,实现了较好的科技传播效果,如《新闻联播》(专题)、专题片《特别关注:中国探月!》、《科技人生》(中国探月工程背后的科学家)等实现了多栏目的联动,注重对科技的社会意义和深度背景的关注。

科技类节目要考虑到对不同的受众群体的区分度,认识到观众的差异性。各种不同的群体在接受科技传播的动机与目的并不一致,比如通过对儿童群体、少年群体、农民群体等的细化区分,明确节目目标受众群的定位。儿童科普节目《大龙的实验室》就提出以儿童自身求知阶段对于科学的渴求为出发点,展示科学的奥秘,强调节目的儿童趣味性,迎合收视心理。科技传播应当力图让传播者和受众都在传播过程中体现出各自的角色关系,强调受众的参与性。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推出的互动式科技类节目《接触》便是一档过程体验类的科普节目。栏目以“科学可以触摸,想象改变生活”为基本理念,受众以参与发明实验的方式直接出现在演播室中。会爬楼梯的轮椅、多功能防盗自行车、防盗井盖等由民间征集而来的发明在《接触》中大量出现,每期节目都从发明者中筛选出三人同台竞技,并接受由科学家、投资顾问专利代理人、专业媒体代表和现场观众代表的测试与评判,节目极大地拉近了科技与观众的距离。(www.daowen.com)

科技类节目越来越重视叙述节奏与趣味性,讲究悬念设计,往往采取故事化的叙述,从《走进科学》栏目定位“生活中的推理故事;热点、疑点的科学解析”便可见一斑。很多科技节目讲究剪辑方法与节目包装,过分迎合观众,追求猎奇,刻意求怪,降低科学节目的权威性,丧失了应有的科学精神。观众对于当前科技类节目的批评大多针对其叙事方式,“故弄玄虚”、“扯淡”、“哗众取宠”这样的字眼大量地出现在观众的批评之中。相比报纸、图书、期刊而言,电视媒体虽然在传播的广度与渗透性上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电视科技类节目的规范性、系统性弱。在不断地进行传播手段的优化同时,要警惕科技类节目的娱乐化带来对科技内容的“稀释”和过分简化的倾向。

从技术层面上看,数字技术的发展给科技类节目的视觉呈现上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数字特技方法摆脱了科技节目过于依赖摄影机功能进步的境况,也突破了电子合成的能力边界。科技类节目讲究画面可视性,从宇宙太空到分子结构等复杂的科学原理的视觉呈现,从万年以前远古世界到未来世界的“时间空间化”的实现,数字技术越来越能够“真实再现”科学内容。创作者可以充分发挥科技想象力,以更为深广的制作思维方式和表现形式展现和渲染对象。在“探月”科技节目中,数字化展现“嫦娥”探月旅途,3D模拟演示“嫦娥一号”飞行全过程,不仅给予观众独特的视觉体验,也实现了科技展示的直观化,使得观众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科技内容。

一些国外科技类节目的产业化程度比较高,实现了高成本、高投入、高品质的制作,以《未来狂想曲》为例,影片完全通过电脑模拟史前图景,观众能够感受到史前生物的生存状态。国内科技节目制作水平与国外的差距,首先是制作成本的差距,国内科技类节目的商业化运作有所欠缺,市场不够成熟,商业运作与投资空间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社会电视节目制作机构也缺少对科教片的热情。国内地方台和中央台的差距也很大,地方台的制作能力普遍不强。科技类节目成为国内引进电视节目数量最多的节目类型,探索频道、国家地理频道等国外品牌频道的科技节目成为引进节目的主要来源。这也涉及了对国外科技节目的二度创作问题,国内的《科学世界》、《传奇》、《狂野星球》等很多科教类栏目是以编译国外科技类节目为主的科普节目。引进科技节目需要根据受众群体的不同需求,重新改编定位,尽量克服引进科技节目可能的内容过时、实效性不强等弱点。

由于科学家与公众有着明显的知识鸿沟,公众较少地通过与科学家直接交流获得科技知识,大多借助科技传播媒介和科技传播群体进行沟通。电视科技节目便是重建科学家与公众关系的重要媒介,并使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均衡。对于科学共同体而言,科学需要公众的支持,也越来越重视同公众之间的沟通交流。科学家、科技人物、科学文化传播者是科技传播者群体最重要的构成部分,很多栏目邀请科技工作者、专家等作为节目顾问和嘉宾,请他们对节目的科技内容加以解释、评述和补充,不仅仅是整合科技传播资源的结果,也是电视化的手段沟通科学家和公众的通道,实现科学家与公众之间的平等对话。

科技节目编导作为媒体组织中的科技传播者群体,不仅要了解科技传播的规律与形式,还要具备科学素质,有一定的科技知识背景。编导对科技内涵的理解程度,往往决定了节目的视野。对于科技节目编导的科学素养要求,并非要具备某一科技领域的精深知识,而是真正地理解科学的精神气质,了解科学的历史和文化,具备科学的人文素养,注重人在科学中的视角与思维动态。2007年5月央视科教频道开播以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为内容的《科技人生》,提出“探寻科技创新的神奇,感受充满激情的人生”栏目宗旨。通过讲述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的人生故事,塑造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的公众形象与人格魅力,并切实地感受科技创新的力量。科技终究是“人”的科学行为,节目的落脚点理应在关注科技对人的意义和影响,关注科技中的人及对人的关怀。

随着电视媒体参与科技传播的力度与广度不断加大,科技类节目对“公众理解科学”的影响直接而有效。在当前科技类节目市场回报不及电视剧、娱乐节目的情况下,科技类节目不仅需要创作者开阔节目创作理念,同时,作为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科学普及,也需要各个方面的支持,比如电视台在人力、物力上有所投入,对节目编排和时段选择给予扶持,培养电视观众科技类节目的收视习惯,才能够实现科技传播的效果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