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文献纪录片繁荣勃兴,观众认同度提高,创作观念、制作理念上也突破了长久以来的固定范式,其中人物文献纪录片出现了如《朱德》(1996)、《邓小平》(1997)、《刘少奇》(1997)、《周恩来》(1998)、《李大钊》(1999)、《孙中山》(2001)、《宋庆龄》(2003)、《走进毛泽东》(2003)、《邓颖超》(2004)、《陈云》(2005)、《伟大的道路》(2006)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影视纪录片。分析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文献纪录片因其主旋律性质一直得到创作上的扶持,各方面有着良好的保障。其次,以2001年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科教类专业频道的建立为历史影像的制作、播映提供了广阔平台,直接导致了文献纪录片数量上的激增,创作单位也并不局限于以往的新影厂、中央电视台创作单位和群体,地方台也开始制作大量富有特色的文献纪录片,如湖南电视台的《毛泽东与湖南》、云南电视台的《两国将军》、南京电视台的《朱德上井冈山》等。同时,创作观念上的进步是培养观众和获得观众认同感最重要原因之一,人物文献纪录片突破了以往仅仅局限于纪念缅怀层面上的创作思想,也摒弃了以往意识形态教化味浓、见事不见人的创作方法,实现了创作风格的多样化和意义表达的多元指向。
人物文献纪录片是一种影像传记的历史叙事。人物文献纪录片写人,历史是底色。首先对于人物与历史的关系要有一个总体的把握,抓住人与历史的互动。无论是哪一个历史人物与时代都是密切关联的,很多人物本身就处在纷繁乱世的矛盾漩涡以及历史事件的焦点之中。以人物的命运折射历史,用历史来解释人物的行为。人物并非是刻板而扁平的词条,单纯记述人物一生的丰功伟绩与英雄事迹是不够的。(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