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创作对拍摄素材的依赖程度远大于故事片,往往只能“拍到什么剪什么”。剪辑的主要任务就是根据素材的内容与性质,找到镜头之间的内在关联,确立主题与情节线索,并完成结构搭建。在拍摄过程中,对素材内容的不可预期性,决定了剪辑实际上是一种寻找素材之间的语义关联,选择、安排和加工素材的过程;也是对素材重新认识,并赋予镜头素材意义的过程。
在剪辑过程中,创作者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素材进行预览、挑选以及尝试性组接,对素材的价值和位置进行判断,完成叙事、结构、节奏三个方面的内容。影响节奏的因素很多,从景别、剪接频率,到音乐、音响,节奏又在事件、对话和人物的运动之中。剪辑遵循基本的规律与原则,也依赖于视觉与心理的体验。技术上,使用非线性编辑系统可以在时间线上不断调整,反复尝试,为剪辑提供了更多的实验可能。
剪辑的基本流程大致可以分为审看、粗剪和精剪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审看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重新审视拍摄阶段的工作,鉴别镜头质量,根据主题找出素材之间的逻辑关系,完成剪辑提纲。实际剪辑之前,可以先进行“纸上剪辑”。伊文思剪辑《桥》时,采取“先在资料卡片上把所有的镜头都一一画成草图,用箭头标出镜头内部的运动,再把这些卡片排列成序,然后才动手去剪接那些珍贵的片带”[4]。
第二个阶段:粗剪阶段。主要是寻找镜头衔接、情绪过渡的连续性,达到视觉连贯,进行细节处理,建立整体架构和叙事过程。
第三个阶段:精剪阶段。主要是深化表达主题,进一步明确节奏(内部节奏和外部节奏)、风格的内涵,修改细部的镜头关系,根据需要配以解说、音乐、音响和字幕等。
弗雷德里克·怀斯曼的工作方式是高片比素材常用的一种剪辑方法,对纪录片编导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具体如下:
我首先看完素材,然后确定出段落,列出这些段落,再决定哪些段落是我需要的。接下来,我就开始剪辑,首先剪辑每一个单独的段落,我把这称为内部剪辑,例如,假设某一个段落有一个小时的镜头或者实际冲洗出来后有五十五分钟的长度的影片,剪辑时我或许只剪成一个六分钟的长度。……在这个过程中,我就会发现单个段落之间的联系,比如“段落1”可能应当同“段落22”连接在一起,所以,首先我觉得每个段落可以被看成一个个的孤岛,然后我把它们通过内在的关系连接在一起,这样就形成一个群岛,这时候我要做的是找出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联系,……这种根据单个段落之间的内部联系把诸多剪辑好的段落组起来的过程,我把它称为外部剪辑……[5]
简而言之,怀斯曼的方法是将整个剪辑过程分为“内部剪辑”和“外部剪辑”两个阶段,“内部剪辑”阶段将素材剪成一个个单独的段落,建立成相对独立的叙述单元组。然后,再通过观察、实验,把这些单独的段落进行组合,进行“外部剪辑”,之后再进行细调、精剪,直至成片。
在怀斯曼的《法兰西剧院》(1996)第一个部分中,以段落为基本单元的剪辑形成的结构如下:
段落1:排演(第1组)
段落2:创作者关于戏剧的讨论(www.daowen.com)
段落3:舞台服装和道具的制作
段落4:排演(第2组)
段落5:巨型舞台搭建、舞美布置
段落6:排演(第1组)
段落7:观众购票、挑选座位
段落8:排演(第2组)
很多导演在剪辑上花费的时间常常是惊人的。有些纪录片的素材与成片比较大,可以达到100:1,甚至更多。大容量的素材对编导的记忆力是一个考验,在拍摄、剪辑过程中,详细的场记和进度计划表格是必不可少的。
前期创作阶段的剪辑构思也是非常重要的,剪辑工作应在在构思、拍摄过程中就已经开始。很多编导在剪辑阶段,会常常面对缺乏必要的交代镜头、备用镜头不够或者镜头长度不足等情况而束手无策,素材内容常常决定了剪辑的处理方法。剪辑技巧都是建立在具备对应素材的基础上的。在《电影剪辑技巧》中,有这样一段论述:
一旦开始剪辑,才能真正理解在拍摄过程中正确分析的重要性,也才能认识到初步观察的根本必要性。只有理解素材的内在含义,才可能生动地表现出来。如果镜头中本来就不存在动作,那么,不管你怎么剪辑,剪短或是剪长,都不可能使镜头产生动作。如果在拍摄过程中对拍摄对象的形象并不理解,那么不管你如何运用相互参照的剪辑技巧,也不能使这个段落增加诗情画意的想象力。[6]
纪录片摄像师应当具备良好的剪辑思维,并与导演进行及时的沟通,只有摄像师具备了一定的剪辑知识和经验,充分领会导演的创作意图,拍摄的素材才能为剪辑留有充分的创作空间,避免出现前期创作制约剪辑阶段工作的情况。剪辑工作既在剪辑之内,又在剪辑之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