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摄影照明技巧:如何在小型纪录片拍摄中设计照明方案

摄影照明技巧:如何在小型纪录片拍摄中设计照明方案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很多小型纪录片摄制组并没有专门的照明人员,这并不意味着照明能够被忽视,可以明确导演或者摄影师负责照明部分。在前期对拍摄环境的考察中,创作者要判断拍摄现场的照明条件,设计照明方案,决定携带何种光源灯具,还要学会干预和取舍光线。

摄影照明技巧:如何在小型纪录片拍摄中设计照明方案

意大利电影大师费德里科·费里尼将照明作用描述为:

灯光是电影的实体。我以前就说过,在电影中,灯光就是意识形态,就是感觉、颜色、色调、深度、气氛,本身也是叙述情节的工具。

灯光会补充、删去、减少、增加、丰富,甚至创造意境,暗喻某种气氛,使梦境幻想变得可信、可接受,同时光能让现实转为幻境,使单调的日常生活幻化为海市蜃楼。它给影片增添透明度,隐含着张力与动感。当光打在一张脸上时会创造出原来没有的表情,平板的脸变得诱人、聪慧。光也突显身躯的优雅,让原本平凡无奇的乡间光彩难忘,背景也因光而有了生命。光是最主要的特殊效果,是一种化妆术、一种巧手魔术、迷幻之物、炼金术士的铺子、神奇的机器。光是燃烧就会产生影像的幻觉嗅盐,电影脉动之光都来自光。[5]

照明的首要任务是要为摄影提供正确的曝光条件,提升作品的技术水准,画面清晰是照明的基本技术要求,其次,照明能够创造画面表现力,也是影片艺术表达的重要手段。对于纪录片照明而言,创作者不仅仅需要掌握光源属性、基本布光技巧、光源设备以及摄影机的技术指标,具备现场亮度估算的本领等,还需要在理解纪录片属性内涵的基础上考虑影片整体视觉效果,掌握纪录片照明自身的创作特征,才能够处理好导演意图与光线表现的关系。

纪录片照明与故事片有所区别,如果说故事片是通过布置灯光创造光线,带有很强的程序化,那纪录片则是利用光线,偶发性更强。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以及真实性带来的拍摄的即时性与不可重复,常常对纪录片照明的要求仅仅停留在保证正常的拍摄照度的层面上,很少要求纪录片达到故事片照明的艺术化效果与戏剧表现力。灯光不能仅仅停留在保证摄影机的技术性能发挥上,而是应当充分利用光线赋予影片以生命。《神鹿啊,我们的神鹿》的结束场景是在夜晚的弱光环境下拍摄的场景,摄影师却利用现场的篝火光源解决了照度的不足,又将整个场景氛围基调很好地传达出来。部分纪录片面对拍摄条件的光线限制,照明意识淡薄,过于依赖摄影机的技术指数,成为画面质量劣化的重要原因。很多纪录片摄制组并没有专门的照明人员,而是由摄影师负责照明部分。在某些情况下,摄影师也会携带少量的灯具作为辅助光源,进行快速地布置,保证正常的拍摄照度。

从前期调研到勘景,创作者都应当树立一种照明意识。很多小型纪录片摄制组并没有专门的照明人员,这并不意味着照明能够被忽视,可以明确导演或者摄影师负责照明部分。在前期对拍摄环境的考察中,创作者要判断拍摄现场的照明条件,设计照明方案,决定携带何种光源灯具,还要学会干预和取舍光线。纪录片导演孙增田曾举过一个改善照明条件的例子:拍摄环境为一户普通人家的内景,家中的灯泡功率只有40度或者25度,照度显然不够,摄影师带了一个200度的灯泡,不但符合技术指标而且自然真实,也不会干扰拍摄对象。[6]

照明环境有多种划分标准,不仅可以分为自然光、人工光和混合光三种情况,还可以进行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日光环境和灯光环境的区分。纪录片拍摄相当大的比重是实景拍摄,应该重视利用实景自然光。一般来讲自然光复杂多变,又无法人为控制调整,所谓“最好的拍摄时间,一天只有那么一段”。照明人员最好能够精确地判断照度和色温,了解自然光色温、角度和强度的变化规律。例如,现场访谈段落的空间选择就应当充分考虑自然光照明的因素。若在室内进行随机采访,通常按照主光优先的概念,判断主光位置及空间的大小,运用窗户的光线时注意窗口朝向,遇上自然光变化较快的情况,要避免长时间拍摄为光线衔接可能造成的困难。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并不要求程序化的戏剧布光,光线部分的技术规范更多地针对自然光,摄影师应当时刻注意自然光变化带来的影调差别,并及时调整利用。

如果在自然光的环境下照度不够,或者不能满足创作要求就需要人工光源,人工光源的最大优势是可操控性强,灯具的色温标准而且稳定。比如,室内访谈遇到照度不足的情况,若条件允许可以采用进行窗外打光的方式,光线既可控又自然。《英与白》由于固定场景多次拍摄,影片进行了布光,这就使得镜头色温一致,前后镜头影调统一。整部影片光线讲究,在光线的层次感、立体感等方面都下足了功夫。(www.daowen.com)

早期的电影拍摄并没有人工光效,也不使用灯具,当时的电力和灯光的条件都不足以应用于电影照明,于是制造了玻璃屋顶的摄影棚,以便于能够充分利用自然光。20世纪20年代起,“重大摄影棚时代”的好莱坞电影以刺眼、闹剧化的照明为主,使用大型灯具,人工光的痕迹很重。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无论是纪实纪录片的照明要求还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都开始追求纪实主义自然光效果,讲究光线的真实感,使用少量灯具进行拍摄也成为一种风格。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摄像机性能飞速提高,亮度动态范围越来越大,对光线的基本要求也相对降低。小型摄制组携带少量的灯具既可以进行快速地布置,以适应拍摄的灵活性,也能够实现较高质量的画面表现,满足艺术化的要求。现在可以用更少、更小的灯头来满足更多的拍摄要求,一两只灯就能达到很好的照明效果,也能将对拍摄对象的影响与干预降低到最低。目前,纪录片创作中使用较为普遍的灯具有:

1.机头灯。机头灯安置在摄像机上,与镜头移动一致,不需要专门的照明师,能够保证纪实跟拍的灵活性,适用于突发性场景的拍摄,机动性很强,在场景空间不大的情况下,以充分满足摄影机的曝光要求。机头灯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第一,机头灯的照度有限,多数机头灯功率不高,很难满足大面积场景的照明。第二,机头灯必须服从于镜头的指向,无法进行照明设计,难以体现出光调的层次感与立体感。

2.便携式灯具。便携式灯具最大的优势是不受现场电源条件限制,部分可以自带电池电源,在野外、水上等电源缺乏的环境中都能够使用。不仅可以作为主光灯,也可以作为减少反差的辅助灯光。便携式灯具灵活性很强、轻便宜携带,在变化的场景中可以随时进行调整布光,对照明师的要求也相对较高,照明师往往需要对人物及事件活动的走向进行估计,防止意外穿帮或者跟不上摄影师等情况出现,更需要注意手持灯具的平稳。以往较为常用的新闻灯也是一种便携性灯具,普通新闻灯分为单联和双联两种,一般功率比较高,主要应用于对整个环境加以照明。

3.套灯。红头灯和黄头灯是一种将碘钨灯管用作照明的灯具,一般以三头套灯的形式使用,可与柔光布(网)等控光附件配合使用。由于性价比较高,在纪录片的摄制组中使用得非常普遍,不仅可以对整个环境加以照明,还可以进行相对复杂的艺术化照明,实现较多的布光技巧。能够完成人物访谈应用最多的三点布光。红(黄)头灯可以配上柔胶纸或者是滤光纸,改变光线的色温及柔和度,红(黄)头灯多为敞口灯,发的是软光,部分型号还可以沿光轴方向前后移动进行调焦,在一定程度上调整布光范围和亮度,改变光斑的聚散。小型摄制组配置一套或者两套红头灯、几张反光板、灯光纸以及一些支架灯线便足以应对一般的灯光布置。

4.反光板、滤色片和柔光布等控光附件。反光板的优势在于不受电源的限制,无论在自然光源或者人工光源的环境中都可以使用,做辅助光源的情况比较多,可以获得色温与主光源一致的反射光。反光板通常帮助主光造型,弥补主光在表现上的不足,能够获得一种散射的无阴影照明,使阴影部分细腻,阴影边缘有中间色调的层次。在外景自然光比较充分或者室内有大面积自然光的情况下,若不需要较大光比进行补光,则更适合使用反光板。

在实际拍摄中,混合光源的情况较为常见,混合光源往往色温不统一,需注意画面的色彩还原的问题。一、在自然光和人工光混合的照明条件下,首先判断主光源,拍摄主体是人物,就要以人脸的色温为主确定光源,保证肤色的正确还原;二、统一光源色温。可以提高低色温光源,或者降低高色温光源的方法进行统一光源色温。比如,在照明灯上用升色温滤纸进行遮挡,也可以在窗户等自然光入口张贴降色温的滤色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